图为冲突中被用作击打工具的头盔
明显已经喝多了酒被搀扶着的张某,上来就冲着素不相识的蒋某等人来了一句“看什么看”,并继续骂骂咧咧说着脏话,搀扶张某的同行人员赶紧打招呼:“不要介意,他喝醉了!”蒋某等人没有深究,准备离开,但张某仍不依不饶,最终,蒋某与张某从简单的口角拉扯转瞬升级为殴打。而在一旁的蒋某妻子沈某、韩某妻子杨某,突然被张某同行人员林某用安全头盔击打,因为林某的身形优势,杨某当场被打倒在地。
眼见自己的妻子被打,蒋某、韩某便将矛头指向了林某,沈某、杨某也陆续开始反击,最终蒋某、韩某各挥拳击打了林某头面部一次,沈某、杨某则各持安全头盔断断续续边吵嚷边动手,数次砸了林某头颈等不同部位。在整个纠打的9分钟之后,站立着的林某突然自己倒在地上,后被在场人员报警送医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
经鉴定,林某自身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当天饮酒后与人发生争执,情绪激动导致心脏病急性发作,心源性休克猝死。
定性困难
还无力赔偿
2020年5月11日,公安机关以蒋某、沈某、韩某、杨某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移送江阴市检察院审查起诉。“一开始对方粘着我们,还骂、打我们,对方过错在先,我们气头上才被迫还手的。”一方是冲动行事的嫌疑人。“现场录像里,他们用拳、用头盔击打林某,正是他们打了林某才会死的,而且人死了快半年对方都没有赔偿一分钱,必须把他们起诉到法院去。” 一方是痛失亲人的被害人家属。
听证会现场
特殊体质被害人死亡案件,历来是司法实践的难点,又因为是深夜、现场人员较多,监控反映的事发经过也不尽人意,细节识别尤为困难。证据有限,定性敏感,究竟是故意伤害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亦或者是意外事件?案发以后,四名犯罪嫌疑人当即被外包企业解聘,身为外来打工者,赔偿能力本就极其有限,又因为是两个组合家庭,嫌疑人家里都有多个老人小孩需要养育,没有工作等于给预期的赔偿“判了死刑”。
面对种种困难,江阴市检察院朱彩娟副检察长亲自带队领办案件:办案小组通过针对性讯问,以及对案件视频逐帧逐秒的回看,精准明确了殴打的时序、方式、部位、次数等细节;通过请教鉴定人加深了对鉴定意见专业用语的主观认识和判断,被害人冠心病的病情不再是纸面枯燥的用词,而是转化为诸如“被害人身亡时ΙΙΙ-ΙV级冠脉腔窄就如四车道至少已经是三车道堵塞”的形象理解;通过咨询法院民事审判专家掌握了民事诉讼赔偿责任分担比例及预判额度;通过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及属地村委了解了涉案家庭的家境困难。
司法救助加调解
终于案结事了
经过一番工作,办案小组对案件处理有了初步的处理意见:蒋某等人的殴打未集中指向要害,手法不具有高度危险性和连续高频次,最直接伤势未达轻微伤级别,其行为仅是一般殴打行为。但是双方均有饮酒,饮酒者击打饮酒者脆弱部位,对易致伤、致死的风险应当有着更高的预见应然性,嫌疑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导致殴打行为作为诱因促发死者自身病发,宜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就赔偿问题,承办检察官多次与被害人家属及代理律师交换意见,并对诉讼预判赔偿额度、嫌疑人赔偿能力进行说明。针对林某生前是家中的顶梁柱,赡养着80多岁的老父亲和一个未成年女儿的情形,江阴市检察院随即启动了10万元司法救助程序,以最大努力帮助家属走出悲痛。同时,两次走访嫌疑人工作的企业,与多家外包用人单位磋商,重点向企业阐明了本案与故意犯罪的不同,促成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消除就业歧视扶危救困,对蒋某、韩某即时返聘,保证了后续的赔偿能力。
鉴于过失犯罪的定性、预期的可赔偿,嫌疑人具有的自首、认罪认罚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以及一贯的良好行为表现,江阴市检察院最终对四名嫌疑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同时被害人家属自愿与嫌疑人达成调解协议。检察机关作为监督者监督分期赔偿30万元的履行,目前已赔偿到位。不久前,10万元司法救助款也交付到位,整个赔偿救助工作全部完结。
通讯员 吴佳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王菲
编辑 : 陶善工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