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绘新图,扮靓古城会客厅
“水巷小桥多”是姑苏古城的特色,2021年,沧浪街道聚焦构建古城“大景区”格局,启动“净美街巷 益起绿动”项目。各个社区通过行动支部牵头,面向辖区党员、居民、共建单位等,招募绿益创享师,创享师们深入街巷,与街巷里的居民们共同讨论,形成初步改造方案,再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最终方案施工实施。项目启动以来,金狮、吉庆、道前等9个社区先后完成了绿化改造,范围覆盖了辖区内姑苏古城全域,在背街小巷中绘出了最美长卷。
在保护传统文化和景观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多处共享空间,打开城市公共空间,是通过微更新盘活古城闲置资源的重要举措。2021年,沧浪街道结合道前片区32号街坊更新改造,充分利用社区场地,周末时段在社区大厅开设“海棠影院”,循环播放“四史”教育电影和其他热门电影,在给辖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的同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在盛家浜巷口,将闲置房屋改造为24小时城市书房,丰富居民、游客的文化生活。结合辖区街巷翻新“见缝插绿”,有计划、有层次的打造微景观、微花园,形成多处市民休憩点和景观小品。串联辖区桃园、畅园等资源打造微旅游路线,整合配套服务,满足全域旅游需求,开展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和都市青年花Young释压项目,全面提高古城体验度。
老旧小区展新颜,推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让脏乱差的社区变成温馨有序的场所,在改进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协调推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沧浪街道辖区多为开放式大院、无物业小区及老旧小区。在推动更新过程中,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社区更新和建设,让居民逐步形成了将公共区域也视作家园的一部分的“大家园”理念。同时以推动老旧小区更新为目的,聘请大学教授、专业设计师、热心居民等担任“社区规划师”,注入“设计力量”。
微更新最重要的成果不仅仅在于“环境改善”,而在于“关系重构”,更新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区治理平台、机制、方法和团队,都会持续发挥作用。下一步,街道将从微更新出发,强化微治理,链接微服务,不断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通讯员 郑祺亮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