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都能开“中医诊所”了?市场监管局:非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医疗专门术语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扬子晚报网7月15日讯(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杜晓童)孩子生病怎么办?不打针、不吃药、不挂水,做个小儿推拿就行了?近年来,“小儿推拿”门店越来越多,号称反复感冒、发育缓慢、脾胃不和都能进行小儿推拿。甚至有商家直接宣称是“小儿推拿中医诊所”,“中医”这样的医疗专门术语能随便使用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调查。
记者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小儿推拿”,立即出现“小儿推拿课程”“小儿推拿脾胃”“小儿推拿咳嗽”“小儿推拿积食”“小儿推拿发烧”等关键词,显示约840个搜索结果。其中,商店定位更是五花八门,比如“中医诊所”“保健中心”“推拿馆”“中医养生店”。
搜索“小儿推拿”
近日,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新城梅山分局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时发现,一家新开业的主营小儿推拿、沐浴的母婴店张贴出了如下广告:孩子生病了怎么办?小儿推拿为您解忧愁,并列举出了感冒、鼻炎、咳嗽、湿疹等多项儿童常见疾病的名称。
![]()
店面贴出的广告
执法人员现场查看了该店的营业执照、人员资质等,该店经营范围为“非医疗的妇幼保健服务”。经现场询问,店长表示该店只是从事小儿推拿、沐浴、游泳等保健活动,从未开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活动。店内的宣传都是摘录和抄袭网上的资料。
![]()
店内的宣传都是摘录和抄袭网上的资料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该店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的规定。执法人员当即指出问题,并监督经营者对违法的广告内容进行了撤除。
医疗消费关系到人身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国家对于相关的宣传用语要求严格。早在2005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已经发布《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非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在机构名称、经营项目名称和项目介绍中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及疾病名称等医疗专门术语,不得宣传治疗作用。”广告发布者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是医疗机构切莫宣称自己能治病。
广大家长也请擦亮眼睛,孩子生病及时就医,少交“智商税”,千万别因轻信广告宣传而耽误了病情。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