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视频】酷暑下的连云港港铁调车员:“穿越火线”不退缩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日,连云港持续高温,在连云港港,绵延百里的石子路、钢轨、砼枕,不断吸收着酷夏的光和热,与一节一节的铁皮车厢,构成了港区一道道“火线”:铁路上的温度高达40℃,更不用提那铁皮车厢,几乎是最高气温的两倍!

调车员在现场查看列车情况

都说港口调车员是为火车“穿针引线”的人。港铁线上呼啸而过的绵延不断的火车,全是调车员一节一节车厢编组起来的,有时列车很长,司机看不到后方的情况,必须依靠调车员来充当列车的“眼睛”。

头戴小黄帽、身穿藏青色工作服的李浩,是连云港港口铁路上的一名调车员,他从事这一行业已经有四年了。在港铁编组站内,他正沿着在长长的轨道,挨个儿检查每一节列车车厢是否连接正常,是否影响车辆行走。此时的编组站不时地掀起一股股热浪,汗珠在李浩的脸上不住地流淌,藏青色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腌得发白。

在现场确认检查无误后,李浩就像往常一样爬上了列车车板。而几近70℃的高温似乎就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整个车板就如同烧红的烙铁一般,碰也不能碰。“这已经不是可以直接接触的温度了,不光光是长袖、长裤、胶底鞋,就连手套也必须要带,而且一定要厚。”李浩说,如果不带手套,手根本没地方放。

调车员在现场查看列车情况

为了防止烫伤,公司全体调车员们不得不全副武装参与工作,有时候甚至还要把脸蒙上,只露出两只眼睛。“与其脸被太阳晒伤,不如裹起来洗个桑拿浴。”李浩打趣地说,这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心里也早有所准备了。

据他介绍,他们平均每个班要在车上跳上跳下300多次,在高温天气里,长时间暴露肯定吃不消,但有时候生产忙、任务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列车无论是酷暑寒冬都能安全运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群敢于“穿越火线”的无名英雄们,连云港港口铁路运输始终保持高效畅通,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货物运量2831万吨,平均每月完成货运量达472万吨,为连云港港口上量增效开新局做出了应有贡献。

通讯员 赵治菘 杨开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