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球何时进入奥运
奥运会排球比赛与东京有着不解之缘。1964年东京奥运会,室内排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首次亮相奥运赛场。女排金牌也由东道主日本获得。那是的日本女排由大松博文苦心训练,有“东洋魔女”之称。而男排项目则由苏联问鼎。
除了室内排球外,还有沙滩排球。1992年,沙滩排球作为表演项目亮相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沙滩排球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男女沙排冠军分别为巴西和美国获得。
2.排球的诞生
排球的历史并不算长。1895年,它才诞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创始人是美国人威廉·摩根。摩根1870年出生,高中时担任校足球队的主力中锋。1892年10月21日,摩根所在的马曼多·哈莫学校足球队与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学校足球队进行一场足球比赛。摩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引起了篮球运动创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的注意。在奈史密斯的指引下,摩根到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学校求学。毕业后,到霍利约克的基督教青年会担任体育干事,工作期间,他想发明一种运动节奏比较缓和,适合中老年的球类游戏。这就是后来的排球。
1985年,历史上第一次排球比赛或者说是游戏在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郡满是灰尘的旧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馆中举行。当时,摩根还邀请两位来自霍利约克的朋友弗兰克和约翰逊博士,为制定这一新游戏的规则出谋划策。
1896年7月13日,全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在春田学院举行会议,摩根受邀对他这项新运动进行示范表演。当时,摩根带去了两支球队,每队有五名队员,一名队员是霍利约克郡的市长,另一队的队长则是霍利约克郡的消防署长。
排球的英文名称“Volleyball”也是确立于这场表演赛。排球最初被摩根命名为“Mintonette”,意为“小网子”。摩根起这个名字,主要是受到一种叫“Minton”的运动的启发,这种运动当时主要流行于印度,被认为是羽毛球的起源。在春田学院举办的表演赛结束后,一位春田学院的阿尔福兰德博士建议将这一运动的名称改成“Volleyball”,意为“空中飞球”。“Volley”有凌空击球之意。这个建议得到众人的同意,“Volleyball”这一名称也从此沿用至今。
通过这次公开的表演赛,排球运动开始在全美流行。之后,随着美国传教士与海外驻军,排球也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排球运动在1900年左右从美国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巴西等国,成为当时风靡美洲的一项时髦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运动先后在法国、意大利、苏俄、波兰等国家流传开来并得到广泛发展。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到了1949年,首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3年后,莫斯科举办了首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64年,排球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3.在排球发明之前,有两种类似排球的游戏
早在摩根发明排球之前,中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排球的游戏形式。在12至13世纪,法国出现了传教士在教堂回廊用手掌击球的游戏形式。到了14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位诗人把这种游戏介绍到法国宫廷中,供皇室贵族娱乐消遣。这种法国宫廷击球游戏与今天的排球运动十分相似,当时的游戏形式是:在宫廷的大厅里,架起一条绳子,人们在绳子的两边用手将一种用布卷成的球拍过来拍过去,并以不使球落地为乐趣。
另一种与排球相似的古早球类游戏是浮士德球。浮士德球又叫拳球或草地排球。公元1555年,意大利人就曾记载过这种游戏的规则。19世纪末,德国人将意大利记载的浮士德球规则翻译成德文,浮士德球也从此在德语系国家流行起来,成为最受德语系国家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并向周边邻国如瑞士、意大利等,以及德国移民较多的国家如南非、美国等国家传播开来。由于玩法和排球非常类似,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摩根发明排球很可能是受到了浮士德球的启发。
4.排球何时进入中国
排球进入中国是在1905年。当时,美国来华的传教士J·霍华德·布洛克将其带入我国广东地区。1908年美国青年会干事晏斯纳到上海青年会工作,将排球带入上海。
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举行。当时,中国仅参加了篮球、足球、网球和田径四个项目。排球项目由于仅有东道主菲律宾一国参加,而无法正常举行比赛。为了让比赛照常进行并夺得金牌,菲律宾想法设法让我国派队参加。由于当时的中国体育受到外国列强的操纵,甚至这次运动会的中国队总领队也由美国人勃郎·格雷担任。勃郎·格雷同意了菲律宾的请求,并从其他项目的队伍中临时挑选了队员组成排球队。最终,匆忙上阵的中国排球队以0比2的比分输掉了比赛。
在这以后,当时参赛的“排球队员”邱纪祥、许民辉先生就在广州开展排球活动,并于1914年举行了首届广州市中学生比赛,这也是我国最早举行的基层排球比赛。
1949年后,排球运动也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速的发展。1950年,我国引入六人制排球规则,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内比赛水平逐渐提高,国际间比赛与交流也日益频繁。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在北京成立,并于1954年被国际排联正式接纳为正式会员。
1974年,我国发明了背快时间差、短平时间差、假交叉、夹塞等排球战术;1979年又发明了“前快”、“背快”、“短平快”、“前飞”、“背飞”等战术;1980年又创造了“短平快错位”、单脚起跳“前飞错位”、单脚起跳“背飞错位”等战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女排以全攻全守、快速反击的面貌出现,在世界大赛上夺得“五连冠”,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荣获“五连冠”的女子排球队,铸就了中国的“女排精神”,并极大地震动了世界排坛。
实习生 希仁古力·吐尔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校对 盛媛媛
参考资料:
http://www.volleychina.org/hv/2014/1107/60.html
林逸崎.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03):91-92+83.
林森,葛涛,赵岩.再议排球运动之起源[J].辽宁体育科技,2019,41(04):126-128.
孙杰,陈玉霞.对排球起源与传播到中国的再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0(05):77-78.
编辑 : 臧磊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