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鼓楼区大桥公园,土木工程学院2020级刘嘉慧负责黄码人员的核酸样本采集工作,录入检测人员的信息,并协助采集核酸样本的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那一刻,我体会到白衣战士的无畏。在防护服里的几个小时很煎熬,汗水不断地流下,高密度的口罩也让我有些透不过气,但是为家乡抗疫,我义不容辞。”
在扬州市送桥镇官路社区,工商管理专业2021级新生夏骏穿上防护服,为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市民登记信息,并协助管理现场秩序。在淮安市高良涧社区,财务管理专业2021级新生唐家成主动维护社区秩序,并帮助社区老人注册健康码,耐心地解答老人们的疑问。旅游管理专业2020级张垚在南京市金牛湖街道茉莉花社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同时汇总社区禄口机场行经人员的个人信息与群众核酸检测完成的情况,并及时将未检测的居民记录在案,以此确保防疫工作不落一户、不忘一人。
在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向阳社区筹备二次核酸检测时,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20级韩璐主动找到社区负责人,提出想参加志愿服务的想法。在核酸检测现场,她积极维持秩序,劝诫大家戴好口罩,劝阻吸烟之举,认真核查苏康码,为居民们提供核酸检测所需扫描的二维码,帮助年纪较大的老人填写个人资料。
在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禅林山村,英语师范专业2019级谢颖参加了三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长达50个小时。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核酸检测工作中,除了做好村民采样信息的录入工作,她还帮村民测量体温、帮助村民注册采样码、健康码,引导村民保持现场秩序。“披上红马甲,我仿佛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这是作为青年的担当,作为志愿者的基本义务。”
2020级美术学专业翟培皓报名参加了家乡郑州二七区五里堡街道办事处建南社区的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工作。他说:“我看到穿着厚重防护衣的医生将冰棒绑在脑后,为了防止中暑,加快检测速度。志愿者们每栋楼每一户地动员,不知疲倦地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只为让所有人都能检测到。这些经历让我十分感动,也激励我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
苏科大青年志愿者们表示,虽然志愿服务的岗位平凡而普通,但是能与一线的工作者们共同抗击疫情,感到非常自豪。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担一份责,主动构建防疫壁垒,积极展现大学生的风采,努力成为抗疫斗争中的生力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徐燕华
校对 苏云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