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迹青春”团授旗仪式
据悉,“红迹青春”团的20名师生,从南京的红色主题纪念馆中选取30个场馆,作为本次实践点。因疫情关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实地走访调研了渡江胜利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等共计15所场馆,云参观南京工运纪念馆、新四军第二师临时指挥部旧址、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群等共计15所场馆。
在走访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一步步走向复兴之路的光辉历程;深入感受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及英勇奉献的家国情怀。
姜寓宸同学说,这一次和队员们走进雨花台,对英烈的认识更不一样了,其中,朱杏南烈士的故事让他非常感慨。朱杏南家曾是江阴夏港镇第一巨富,本可以衣食无忧过一生,但他坚定的投身革命。“牺牲前,朱杏南还不忘在遗书中鼓励家人追求自由、推翻压迫。朱杏南虽然牺牲了,但他为了革命在所不惜的精神,却在江南大地播撒了火种。”姜寓宸说,还有许包野、恽代英、邓中夏、史砚芬等许许多多烈士的故事,都特别让人动容。
“红迹青春”团合照
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发挥互联网在党史宣传的重要作用,本次社会实践中,“红迹青春”团队的成员,用视频和照片详细记录了实践过程。后期,他们将会整合每个场馆收集到的信息,制作成“全景VR”、“地图故事”、“vlog”,再利用GIS技术,以动态地图、交互系统为载体,将梳理的资料成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展示,实现地图上的红色文化教育,并将其推广到更多青年人中。
通讯员 张田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