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生的长跑,个性化教育急需打破“唯分数论”
2021年,“双减”新政引发教培行业大变局,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对此,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表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最鲜明主题。当下,一系列重塑教育生态的变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不管是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还是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解决教育领域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都需要传承师者精神,需要从业者的认同、支持与付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但民办教育是公益事业,不能资本化、商业化、市场化。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特长提供服务,如提供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个性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
“在分数的衡量下,有些孩子莫名其妙地被淘汰了,被认定为败在起跑线上了。其实,教育是个大长跑,是一生的长跑,哪有什么起跑线?”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本中看来,个性化教育需要打破“唯分数论”。
无需刻意追求“走出去”,但东西方文化交流很有必要
当前,艺考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在SEE大会现场,对于素质教育未来的发展重点,家长和教育机构尤为关注。素质类机构应该怎么样培育人才?应该如何参与?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潘公凯潘公凯主张:艺术不一定要刻意追求所谓的“走出去”,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却很有必要,因为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差异,从而弥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潘公凯主张,要把中国的书画和传统文化看成是世界性的、全人类的人文成果。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用国际通用的现代的学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和传播。
“数智化”成为教育“新基建”,新一代教培操作系统更“轻巧”
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新工具层出不穷;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此趋势下,“数智化”也正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基建”。在今年的SEE大会现场,校宝在线发布了“校宝教培操作系统11”。校宝在线COO邹依依介绍说,新一代系统更加轻巧聪明,能够get到老师和家长的需求,比如孩子在艺术培训上课,老师本来需要一对一地拍视频跑照片,再一一发给家长汇报进度,但现在系统就可以一键生成电子相册发给家长,还能让家长把自家亲朋好友拉进朋友圈来看孩子的进步;而以前教育机构招生和上课需要手动输入大量学生数据,还要纸质签到记录孩子的课消,现在一切都可以在手机上点点屏幕操作完成。
“双百公益“计划上线,帮百所中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
教育公平历来就是社会公平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而建设高质量教育公平体系,也需要利用“数智”化助推教育公平,在今年的SEE大会现场,“双百公益“计划同步上线。“未来,将帮助100所中、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捐赠100套系统;链接100所中、小学校长提供近100场线下培训。”校宝在线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借助于科技的力量,用技术为孩子实现梦想。
通过“双百计划”,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将携手校宝公益,链接多地教育资源,为对口需要的中小学提供免费的系统使用权。同时,校宝公益也将链接当地学校资源,帮助教育欠发达地区的老师们接收更新更全的行业资讯,学生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徐晓风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