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太乙飞猪、袖箭、竹节人…… 制作有趣的玩具,同学们脑洞大开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太乙飞猪、袖箭、篮球机、纸飞镖……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六(4)班的同学们脑洞大开,制作了各种有趣的玩具。记者了解到,原来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向同学生们介绍了中国传统玩具“竹节人”的做法与玩法。瑞小六(4)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芮明健布置了一项特别的语文作业,让同学们自制玩具,可以做竹节人,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玩具。同学们的创意层出不穷,令人惊叹!

袖箭

少年志编辑 徐彬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就是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了;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将鞋线一紧一松,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竹节人

“看着课文里写的制作过程很简单,自己做了才知道,难题层出不穷。”六(4)班戴博文妈妈告诉记者,“光找竹子就挺难的,我们当时还是运气好,邻居家院子里有,我们问邻居要了一颗小的。后来在穿线的时候,又发现我们用的风筝线太软了,支撑不住竹子的重量,孩子和爸爸又开始寻找适合的线,在不断地尝试和头脑风暴中,解决一个个难题,这个过程也教会他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学会去找解决方案。”

太乙飞猪

除了课本上的竹节人,六年级(4)班的同学们还制作了其他各种各样的玩具。六年级(4)班的孙敏行同学特别喜欢《斗罗大陆》中的“无声袖箭”,他便从网上找来制作图纸,并照着图纸进行还原。不过不像图纸中那么高科技,出于安全考虑,孙敏行用木质的筷子代替锐利的金属,用“棉签”替代“箭”,让“袖箭”在更安全的同时,也不失趣味性。孙敏行的这个做法打动了他的爸爸,他爸爸说:“这个安全问题当时我都没有想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他自己就想出来了,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孩子真的长大了。”

小桔灯

制作玩具的过程,不仅是锻炼同学们动手能力的过程,也能够增进家庭间的亲子关系。殷宁遥就带着他弟弟一起制作了一个特别的纸飞机“太乙飞猪”,它飞起来时,两个短短的翅膀就像是在扇动的猪耳朵,可爱又有趣。同班的游宸皓则是全家齐动手,利用家里的废纸制作了一个“趣味投篮机”,游宸皓的妈妈跟记者分享制作时的趣事:“当时我们在关于设置篮球机分值的问题上,各有想法,最后还是黑白配决定听谁的,这个投篮机做出来后我们大家都特别有成就感,玩的时候感觉也更开心和享受。”

翻花绳

记者了解到,芮老师从上届学生开始就布置了这个作业,当时同学和家长间的反响也很好,这个学年她便延续了下去。“这个作业不仅仅让他们制作玩具,锻炼动手能力,还会要求他们每个玩具写一个产品说明,让他们学习说明文的写法,提升写作能力。与此同时,我还会让他们在课上和小伙伴们互相介绍自己的玩具,在交流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所以这看似和语文貌似没什么关系的手工作业,其实综合了多种语文能力的锻炼,让同学们在玩中也能学习到知识。”

皮筋枪

自制电扇


校对 苏云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