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南京高淳区打造精品街巷,水阳江路等“换新颜”变身景观路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10月19日讯(通讯员 陈文 记者 张可)今年,按照市、区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工作要求,高淳区启动了街巷改造工程,共涉及全区10条道路,其中8条为常规整治,深入优化和提升淳溪街道南漪路段和石固河东岸的水阳江路两条精品街巷品质,实现“景致美、设施全、环境好、整洁有序”的精细化管理标准。

水阳江路位于南京市高淳区老城区,南起宝塔路,北至汶溪路,全长1.03公里。曾经的水阳江路一到夏季,随着降雨量的增长,路面积水严重。原来的路面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直接覆盖,积水无法渗透地下,阻碍了天然土壤的呼吸和雨水渗透,导致城市内涝的同时间接影响了地下水无法得到及时补充。

机动车道原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状况一般,存在纵横缝、板角断裂等病害,局部破损较为严重。这次改造主要对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后对基层进行病害修补,再加铺两层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采用特殊材料是根据德国先进工艺和设备进行生产出来的,铺设到地面上会有很多细小的空隙,能够将地面积水大量渗透,滋润地下土壤,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人行道原状为面包砖铺装,一到阴雨天,路面湿滑,易导致行人打滑摔跤。本次改造充分响应国家海绵城市的号召,采用透水混凝土面层,雨水天气时,能及时吸纳消解路面雨水,缓解城市内涝,方便行人通行。天气炎热干燥时,可以及时补充地下水,吸声降噪,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改造后,如今的水阳江路已由积水成灾变成景观大道。327棵栾树,夏季黄花满树,入秋叶色变黄,果实紫红,形似灯笼,连成一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行走在新改造的紫雅苑口袋公园中,脚踩健步道,路过郁郁葱葱的树木,穿过独具特色的临水景观台,宽阔的休闲广场进入眼帘。经过提升改造后的口袋公园,一步一景处处皆画,附近居民纷纷来到公园下棋、遛弯,大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感。

除路面改造外,此次改造工程也将原有的普通照明路灯换上了5G智慧路灯杆。将5G技术运用到智慧路灯杆上,一方面满足5G设备大量布局的需求,一方面智慧路灯作为智慧城市的数据入口,集成了智能照明,LED显示屏,安防监控,微环境检测,一键报警,充电桩,无线WIFI,交通指示灯等多种功能,为信息运用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