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小眼镜”人数增加
小学生近视率和近视程度增幅较大
本次发布的全省学生体质监测结果中,有一组对比数据值得关注:2020年我省初中生和高中生(15-17岁年龄段,下同)的近视率分别为78.5%和89.6%,比2019年分别降低了3.2%和1.2%。大学生的近视率为88.3%,比2019年降低了2.9%。然而,小学生近视率和近视程度增幅较大。2020年,我省学生总体近视率仍高达76%,其中小学6年级(11岁年龄组)、初三(14岁年龄组)、高三(17岁年龄组)学生的近视分别高达67.3%、84.3%、90.4%。2020年,我省小学生的近视率为52.6%,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4.3%。
为什么会出现小学生近视率增幅较大,但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率有所降低的情况?专家表示,这与电子产品使用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全国普遍存在近视低龄化的问题,孩子宅家的时间较多,室外活动减少,对视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近视率的增幅定会出现减缓态势。相关部门还需要科学安排网课教学,同时加大对学生的近视健康知识科普,提醒学生注意用眼卫生、读写姿势等。
“小胖墩”也有不少
学生超重率、肥胖率有所上升
除了“小眼镜”,我省学生体质健康还存在身体素质改善较为缓慢的问题。2020年我省多数学业阶段学生速度、耐力、力量耐力、下肢爆发力都较2019年略有下降。
学生超重率、肥胖率有所上升。2020年我省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7.5%和9.3%,与2019年相比分别上升了1.6%和2.2%;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1.7%和11.9%,与2019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2%和2.7%,女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3.3%和6.7%,与2019年相比分别上升了1.0%和1.8%。其中16岁年龄组男生、17岁年龄组女生超重率增幅最高,分别达到了5.3%和4.9%;小学男女生肥胖率均较高,分别达到了19.0%和12.8%,与2019相比分别上升了5.0%和4.4%。
专家表示,提高学生体质,不止在于学校一方,还需要社会和家长的配合。“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合力,一定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新变化】
长高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在长个子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我省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总体上较2019年有所升高。如9岁年龄组男女生的平均身高分别达到了139.8cm和139.7cm,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0.8cm和1.0cm 。大学(18-22岁年龄段,下同)男女生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74.7cm和162.3cm,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5cm和0.2cm。
和身高一同上涨的还有体重。与2019年相比,我省中小学男女生低体重现象有明显改善,低体重率分别降低了1.2%和0.6%。中小学(7-17岁年龄段,下同)男女生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0.2kg和45.2 kg,比2019年分别上升了0.7kg和0.8 kg;大学男生的平均体重为69.1kg,比2019年增加了1.1kg;小学女生(7-11岁年龄段,下同)和初中男生(12-14岁年龄段,下同)胸围的增长较为明显,小学女生平均胸围为65.9cm,比2019年增加了0.5cm,初中男生平均胸围为79.5cm,比2019年增加了0.8cm,其中14岁男生平均胸围达到了82.3cm,比2019年增加了1.2cm。
有劲了:握力水平提高,体质健康城乡差距缩小
2020年,江苏全省学生握力水平有所提高。男女学生平均握力总体上高于2019年。如初中男女生平均握力分别为30.4kg和23.1kg,比2019年分别上升了0.6kg和0.9kg。13岁男女生平均握力分别达到了31.0kg和23.4kg,比2019年分别上升了1.1kg和1.0kg。
此外,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城乡差异缩小。2020年各年龄段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均高于乡村学生,但城乡差距在继续缩小。如2019年,7-17岁年龄段城乡男女学生的平均身高之差分别为1.6cm和1.4cm,2020年这一差值分别降到了1.1cm和0.6cm。此外,2020年乡村中学生耐力、力量耐力、柔韧性、下肢爆发力总体上依然好于城市中学生。
【链接】
关于江苏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据悉,2020 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了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这是江苏省“十三五”期间最后一次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本次监测范围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监测对象为84所中小学和8所高校的7—22岁的大中小学生,有效样本总量39807人,其中男生为20029人,女生为19778人。中小学有效样本为25657人,其中男生12865人,女生12792人。高校有效样本为14150人,其中男生7164人,女生6986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