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足斤足两足够肥 兴化大闸蟹“爬”进太湖之滨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11月19日讯  (通讯员 史道智 吴俊翔  记者 王国柱)“佳节入重阳,持鳌切嫩姜”,是郑板桥描述兴化螃蟹的名句。2009年,兴化大闸蟹获批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1月18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兴化大闸蟹”2021无锡推介会在太湖之滨举办。

签约

“兴化大闸蟹”蟹背呈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蟹肚呈亮白色、有玉质美感;蟹腿绒毛黄而密且清爽,金爪肉感强。成熟期公蟹体内膏红似火、蟹脂细腻、嫩爽;母蟹蟹黄味美香酥,蟹肉饱满,口感鲜嫩、鲜中带甜。“兴化大闸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其肌肉中含10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可增强免疫力。

推介会现场

“足斤足两足够肥”,兴化大闸蟹被誉为“十足好蟹”:足够生态、足够营养、足够生长、足够分量、足够鲜甜、足够肥壮、足够实惠、足够快速、足够有名、足够满足。2008年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兴化 “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市)”称号,2014年授予兴化“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市)”称号。

兴化大闸蟹

当地“泓膏”“亦鲜”“板桥”大闸蟹荣获“中国十大名蟹”;“泓膏”大闸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兴化大闸蟹”获得地理标志和集体商标使用权;编制中国唯一兴化河蟹价格指数,兴化成立全国唯一中国河蟹互联网产业联盟;兴化河蟹市场被授予“中国河蟹第一市场”。

在当天推介活动现场,兴化大闸蟹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宣读《承诺书》,相关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兴化大闸蟹文化展览,并参与抖音直播、带货活动。据介绍,近年来,兴化利用地方特色优势,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化大闸蟹品牌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

校对 徐珩

编辑 : 陶善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