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先睹为快!宁句城际下月开通运营,单程最快35分钟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宁句城际预计将于12月底前开通运营。11月26日上午,记者有幸和20名市民成为宁句城际第一批乘客,在宁句城际百水桥站登上丁香紫色的列车,试乘体验南京首条跨市轨道列车。记者现场了解到,宁句城际将提供快车、慢车两种列车种类,快车目前单程仅需35分钟,慢车则要40分钟。

宁句城际分快慢车,单程最快35分钟

记者前往乘车的百水桥站位于S122宁杭公路和马高路交叉路口处,沿宁杭公路东西向设置,也是马群前往句容的第二站。车站为T型换乘车站,与规划12号线通过节点换乘,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形式13m岛式站台。一进入车站乘客们就对站内的设施“研究”了起来,“触屏手感很赞”,乘客们对宁句城际中的“科技感”赞不绝口。


百水桥站的自助售票机上已经添加了S6号线,记者查询发现,从百水桥站到汤山站价格为5元,到句容站价格为8元。


9点11分,大家一踏上“丁香色”列车,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独特的“丁香紫”座椅。列车启动时,大家能感觉到强有力的牵引力,很快列车速度就提升到120公里每小时。车辆采用全新设计, 车型继承了南京既有线路的优点,客室采用小屏风设计,空间更加通透,给市民和乘客带来更加宽敞明亮的感受。就在大家意犹未尽中,列车于9点25分抵达南京猿人洞站,其间还途经了麒麟门、东郊小镇、古泉三站。

据建设公司宁句线工程管理处副处长赵连军介绍,宁句城际起于南京东部综合换乘枢纽马群站,与既有2号线换乘,途经麒麟、汤山、黄梅、句容北部新城、句容城区,终于句容站,与在建的南沿江高铁句容站衔接。线路全长43.590km,共新设车站13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6座,车辆采用市域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地下段100 km/h)。目前,宁句城际已经进入“跑图”阶段,也就是在开通运营前,按照列车运行图计划,安排列车在全线模拟运行。“跑图”模式的开启,也标志着宁句城际进入了试运营前的冲刺阶段。


赵连军还说,宁句城际提供快车、慢车两种列车种类——慢车站站停,快车在部分车站不停车,进一步提高旅行速度,并在少数车站设置越行线供快车越过慢车。快车比慢车少停靠5座车站,整体运行时间比慢车快了5分钟,从马群到句容仅需35分钟。

记者在猿人洞站站台看到,除了站台中间轨行区设置了上行下行两股轨道,在站台外侧还设置了一股越行轨道。

9点47分,大家从南京猿人洞站再度登上前往句容的列车,用时仅24分钟就到达了终点站句容站。南京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索浩天试乘结束后表示,整个旅程不仅充满愉快,更是惊喜连连,全程让人沉浸于鲜亮明快的丁香色中,更是融合了周围的山山水水,超适合打卡!

站台显示屏很“智慧”,可显示车厢拥挤程度

试乘期间,记者和20名市民还一起参观了南京猿人洞站。南京猿人洞车站位于沪蓉高速与环镇西路交叉口西南侧地块内,沿沪蓉高速东西向设置于路侧,为路侧地上二层双岛四线越行车站,距离南京猿人洞景区约1.4公里。今后,待宁句城际开通,南京和句容两地市民前往景区游玩也可以乘坐地铁了。

记者在参观过程中注意到,宁句城际的站台显示屏也较以往的南京地铁有所不同,除了显示下站列车和下下站列车的抵达时间外,还通过动画的形式,显示出车厢的拥挤程度。


现场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厢拥挤度是靠称重“称”出来的。列车车轮上装有传感器,每当乘客上下车时,车厢承重信息都会发生变化,并传输到综合监控系统。经过数据处理后,将根据相关标准计算出每节车厢的拥挤程度,通过乘客信息系统呈现在条形屏上。例如当屏幕上亮起1个绿色小人时,代表车厢内舒适;2个橙色小人代表车厢拥挤度一般;如遇早晚高峰造成客流激增,则会变成3个红色小人,代表车厢内拥挤。数据的传输是实时的,乘客在站台上可以看到最近一班列车每节车厢的情况,非常实用方便。除了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该功能也将起到引导客流的作用。

站台显示屏很智慧,车内导向标识也做了全新改动。宁句城际车厢内并没有传统地铁跑马灯式的站点导向标识,而是更换为电子导乘屏,不仅能够显示本站站名、下一站站名,同时还显示了本次列车的终点站,防止旅客坐错方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地保办)还在乘车途中进行了列车车厢内禁止行为的宣传。地保办副主任杜晶介绍,宁句城际虽是跨市域运行的列车,但正式开通运行以后,南京地铁执行的“禁止饮食、禁止吸烟、手机不外放”等文明公约同样一以贯之。这也将为南京后期将开通的宁滁、宁马、宁扬等跨市、跨省列车运营提供了管理样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