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泰兴市滨江镇过船村党总支:情法交融,巧解民生千千结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日,家住泰兴市滨江镇过船村星北组、在苏州某高校读书的大学生杨璐专程来到过船村党总支书记张金桂的办公室,感谢村党总支一班人对她这个特殊家庭和她本人无私的帮助和关心,决心认真学习用优异成绩来报答村党总支的呵护和关爱。

在乡亲们的眼中,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2014年招婿上门的父亲不幸遭遇车祸而逝世。父亲过世后,家里的顶梁柱也倒下了,留下上有年迈而多病的外公、老光棍叔伯外公,下有正在读书尚未成年的弟弟,全家生活的重担压在年仅40岁的母亲杨桂平一人肩上,使她喘不过气来。危难时刻,过船村党总支通过调查摸底,将其列入低收入农户而予以全力扶持。

2019年9月,弟弟姜昊感到脚腿疼得比较厉害,母亲带着他到处求医,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个多月后,疗效不佳,经泰兴市人民医院转院到苏州儿童医院诊疗。因为前段时间治疗已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再也拿不出姜昊去苏州看病的钱。万般无奈之下,她的爷爷杨炳生带着求助的迫切心情,忐忑不安地来到村办室。张金桂听后,立即组织村干部为其捐款5000元,交给老人手中。老人接过干部们带着体温的5000元钱,眼含热泪,千恩万谢而去。在苏州儿童医院治疗期间,院方针对低收入户的扶持政策,免费对姜昊进行入院治疗。病愈回家后,其母亲杨桂平主动来到村里,退还了村干部们为他们家捐助5000元救命钱,现场村干部们仍忍不住投来赞许的目光,从中也让人们体味到“穷不失志、自力更生”的村民杨桂平淳朴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虽然母亲杨桂平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当地父老乡亲的钦佩,但不幸的事还是接踵而至。今年端午节这天上午,正在家中忙于安置房装修的72岁外公杨炳生感觉到心口疼痛得厉害,连忙到乡镇卫生院进行挂水治疗。挂水中途突发心梗,滨江镇卫生院医师当即用救护车将老人送至市人民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去世,留下无尽的遗憾。杨桂平中午十一点钟,突闻噩耗,当时感觉天旋地转,天似乎要塌下来似的。杨炳生原来身患老年性心脏病、冠心病,连日来操劳着安置房装修事宜,终于劳累过度而倒下来,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事情发生后,那些亲戚们纷纷前来探望,并私自认定这是一件医疗事故,某些亲朋怂恿着杨桂平一家到医院去闹事,煽动杨桂平将事态闹大……

面对这一起非正常死亡事故,村党总支书记张金桂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通知杨桂平所在组的中心户长,立即赶至现场进行关心劝勉。他本人也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赶至杨桂平家中。张金桂动情地对围观的乡亲和亲戚说:“平心而论,杨炳生老人突然过世,放在哪个家庭都十分难过。老人本身有心脏病、冠心病,这次可能是劳累过度而导致病情加重,突然去世也在情理之中。我对杨家的情况了解比你们更多,作为低收入农户家庭,村每年上门慰问至少有20余次。但我每次上门,都没有看到你们哪一个亲朋好友上门帮忙,现在发生这样事,你们不是来息事宁人,而来煽动闹事将事态扩大化,目的是为了医院是多增加赔偿。如果法医解剖结果,不是医院的责任怎么办?”一席话,让在场的人哑口无言。

在张书记及其一班人的努力下,通过情法交融的方式,终于让这起非正常死亡事故得到圆满处置。为解决该户特殊家境困难问题,张书记承诺:杨璐、姜昊今后学费、生活费全部由村里负责承担,直至学业结束,杨璐即将大学毕业,她决心考研。张金桂鼓励她说:“只要你能考取,我们都全力支持!”同时发动村里社会能人、企业老板对该户进行爱心捐款,已解决她的后顾之忧。为增加姜昊的知识面,村里特意到图书馆为其办理了免费读书卡。杨桂平也被安排进入一家电子企业上班。

滨江镇过船村党总支情法交融化解矛盾的何止一个杨桂平家庭?2020年过船村实行道路安全距离拆迁中,该村有一户姑娘家已出嫁28年,1998年房产证上也没有这户姑娘的名字,只有其母亲、哥哥、嫂嫂的名字。这位出门20多年的姑娘专程来到村办公室,找到张书记,自我认为在家做姑娘时,对家庭建房有过贡献,这次家里拆迁,她应该也有份。老母亲临终时,也曾嘱咐自己的儿子:家里拆迁时,如果分得一中一小的两套房子,中套给哥哥,小套给女儿……

听到这个看似合情合理理由,张书记从情和法的角度对她说:“从法律角度来讲,房产证是你母亲的名字,你作为子女可以享受一定的补偿。但在农村风俗来讲,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家中有兄弟,你就不应该享受!”在劝导这位姑娘的同时,为了防止兄妹关系进一步恶化,张金桂书记也主动找其哥嫂进行协商,通过相关民法宣传,和苦口婆心的交流,哥嫂同意从拆迁款中补偿一定的费用给妹妹,使这起房产拆迁纠纷,终于得到圆满化解。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张金桂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村里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村主任、党总支书记,有着非常扎实的群众基础,他不仅使村规民约常态化,而且聘请了法律顾问每月来村里开设法律讲堂。通过法律讲堂,每次受益村民达600多人,村民们对《继承法》、《赡养法》、《物业管理法》、《民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理解。

在抓好村民普法的同时,张金桂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设身处地解决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退伍军人宦某,今年27岁,在部队服役6年后,退伍回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情绪比较低落,同时也导致父母与镇村两级政府产生对立情绪。张金桂得知后,主动上门进行沟通:“作为退伍军人,政府在招聘人员时会优先考虑的,你在家认真复习课本知识,主动报名,我们也会及时为你提供政府用人信息!”后来,官某通过招聘,现已被政府部门录用,他的父母对村干部们也十分感激。

该村智障人员冯某,今年50岁,孤身一人,父母过世后,留有一套两间两层、单门独院的楼房。为增加其收入,张金桂出面找附近企业老板进行房产出租,每年可为冯某增加1.3万元,可以确保她个人生活衣食无忧。过船村党总支书记张金桂及一班人通过情法交融,不仅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且架起了一道党群沟通的桥梁,使党建工作更加深入民心。(季新华  季国富  印露美)

编辑 : 张丽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