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款样品
20款样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实习生 马梦婷
一人食,炒菜机器人几分钟炒好一道菜
“出去吃太油不健康,想在家吃又不会做饭。”90后张女士独自在南京生活,一个人吃饭经常使她头疼,工作日还能在单位解决吃饭问题,但周末基本全靠外卖。在网上看到炒菜机器人后,张女士心动了,花了六七百元从网上购买了一台炒菜机器人回来。
手机看食谱、根据食谱放入食材,选中相应功能,就能等待开吃了。“食谱有近百种菜单,显示爆炒只需4分钟,红烧肉需20分钟,煲汤30分钟就行。”张女士买回炒菜机器人后,主要以炒菜居多。“炖肉炖汤一般烹饪都要1-2小时,炒菜机器人时长过短,不太放心。”
买回炒菜机器人后,张女士省去了很多烦恼,“使用起来,油烟较少,但打开盖子时需要注意,蒸汽较烫。”
不便宜,炒菜机器人高达上万元
南京市消协从线下实体店(苏宁易购、京东五星)、主流电商平台(京东商城、淘宝网、天猫商城)等渠道购买了20款样品,销售单价从799元到12180元不等,涵盖了市面上有销量的20个品牌,18个生产厂家。记者注意到,这20款智能料理机均宣称健康无油烟或少油烟,12款宣传信息中包含易清洁等类似字样,多款产品明示翻炒均匀且热效率高。
20款智能料理机样品图片
本次比较试验从消费者日常购买和使用较为关注的角度出发,结合了样品宣传信息,对样品的部分性能和明示功能进行测试和比较。评测项目主要包括:粘锅性、翻炒均匀性、油烟控制效果、易清洁性、外壳温升、热效率、待机功率、电磁辐射、功能检查。
由于炒菜机器人属于新兴家用电器,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性能测试国家标准,为了使比较试验更加科学客观,本次评测尽可能地参考了《家用炒菜机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智能烹饪机性能测评方案》《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类似产品标准中的测试方法。
部分样品标注混乱、夸大宣传
通过试验发现,20款样品中,以不锈钢内胆作为烹饪容器的料理机全部存在粘锅、不易清洁的现象。以不锈钢刀片作为搅拌工具的智能料理机不易于拆装,增加了清洗的难度。
内胆
炒菜机器人内部
20款智能料理机的烹饪性能差异较为显著。其中,8款样品的翻炒均匀性达到了95%以上,5款样品低于70%。一半以上的样品产生的油烟量大于0.5g,远超T/CAS 332-2019《家用炒菜机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中对于产生油烟量的限定。
20款智能料理机防粘性能测试后锅底情况
样品在使用时外壳温升普遍较高。20款样品中,有16款样品在10分钟内的温升值超过了60K,在使用过程中不加防护极易造成烫伤。部分料理机的电磁辐射值较高,可能会对使用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部分智能料理机产品存在标注混乱和夸大宣传等现象。比如12款产品在网页、外包装或说明书上带有不粘锅、不糊锅、易清洁等字样,但实际测试中只有5款样品能方便快捷地对烹饪容器进行清洗。多款样品声称具备一键烹饪、智能互联等功能,但实际测试中无法实现或使用感不佳。
南京市消协副秘书长曹炜提醒消费者在日常使用时,首先应该注意自身安全。使用前,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不随意触碰机器外壳,以免发生烫伤。如若带有搅拌刀头,一定要将刀片卸下后再清洁内胆,防止割伤。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陶善工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