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进入客服咨询页面时,一条写着“你需要的我们都有,请直接加微信xxx”的回复便自动跳了出来。记者按此方式加了5家此类网店客服的微信,并询问是否可以办理“死亡证明”,得到的回复都是“可以”。一家店铺客服直接发了一张已经做好的“死亡证明”给记者,并热情地表示:“所有医院都可以做,章就是根据您提供的医院名字现做的。”
不止能开“死亡证明”
记者加了其中一家店铺客服微信后,该客服很快发来了一张产品清单,足足有16项,其中包括“病危通知书”“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通知单”“住院证明”“化验单”等。随后,客服发来了一张“病危通知书”模板,上边还盖有鞍山市中医院的印章以及医师签名。客服表示:“‘病危通知书’有三种版本,PDF版本80元,拍照版100元,邮寄120元。办理‘病危通知书’仅需提供姓名、性别、年龄和诊断疾病即可。”
另一家店铺客服也表示:“可指定任何病情、任何医院、任何时间段。”还说,如果模板中的诊断医师不确定就随机写。在这位客服的朋友圈中还能看到,他们不止能开“死亡证明”“病危通知书”,还可以为满足顾客缓考、补考、逃军训、免体测、处理银行逾期等需求提供相关的证明、证书。
办假买假严重违法
上述电商所提供的“死亡证明”“病危通知书”等文书证明能够蒙混过关?记者采访了两位医疗从业者,他们均表示,这些医疗相关证明“一看就是假的”。有的死亡证明甚至连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都没有。
然而,妄图通过在网上购买相关证明来获得非法利益的案件并不少见。去年,江苏省泰州市一男子就为逃避刑罚,花钱办理死亡证明,最后该涉事男子被判诈骗罪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数罪并罚,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北京法律咨询热线的律师告诉记者,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行为的,将视情节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罚款。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视情节可处最高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从售卖的角度来说,电商平台也要承担起监管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网店通过销售伪造的“死亡证明”获利,电商平台如视而不见,也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编辑 : 盛慧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