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艺见紫金|年轻团队大梦想,话剧《生活在天上》关注都市症候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在钢铁森林当中,人与人的物理距离是那么近,心理距离又是那么远,“住那么高的楼里就像生活在天上一样。”这一句点睛之笔的台词道出了《生活在天上》这部话剧的中心。2021年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剧目《生活在天上》于12月7日晚上上演,作为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首期孵化项目中最年轻的主创团队带来的作品,它所关注的是一个极为深刻的社会问题。

透过三个小家,关注都市症候

《生活在天上》主要围绕着三个迥异的都市家庭展开。这三户人家共同住在高级小区“幸福里”的顶层,共享同一个庭院。退休教授铁树和虞积藻夫妻二人属于高知家庭,生活体面富足,但虞积藻已经残疾困于轮椅,老夫妻两人年龄渐大儿女却都远在国外,老两口的生活寂寞冷清。给老铁夫妻二人带来安慰是同楼的小男孩宋初阳,阳阳学业压力很大,看着是“小大人”的样子,但其实非常渴望自由玩耍。同楼还有位刚从乡下来城里的蚕婆婆,孝顺儿子把蚕婆婆接来城里享福,可蚕婆婆却与都市生活格格不入。这三家人的生活交错在一起,上演了一出悲喜剧。

编剧张雨旗将这三家人解读为都市生活中某类阶级或人群的典型代表,她认为这三类人群基本上可以代表当今都市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从这三个家庭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编剧朱安祺也对这三个家庭的主要角色进行了拆分式的解读,“我们的剧本是改编自毕飞宇老师的小说《彩虹》和《生活在天上》两篇,我们对看似拥有完美生活人群下的孤独状态非常感兴趣,老铁夫妇这种生活是当前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老年人看似生活富足,但是子女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身边陪伴,老年人也慢慢地和社会脱节,变成孤独的空巢老人,这一社会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零零后要如何演好老年人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天上》这出剧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剧。首先是主创团队年轻,编剧张雨旗和朱安祺两人都是南京艺术学院大四在读学生,过去曾有过剧本参与各类比赛的经历,这是两人的首次合作,同时也是两人的原创剧本首次“落地”,得到排演并向公众开放正式演出。其次演员团队年轻,剧中的主要角色的设定年龄大约都是六七十岁,但是这群演员基本都是零零后,目前为大学低年级在读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大多为表演专业出身,但是演出经验和专业基础尚且单薄,要演出年龄跨度如此大的角色并非易事。

饰演中年男子李建伟的马子豪就此谈了谈自己的经验,马子豪当前为大二在读学生,他谈到“在排练中有参考自己父亲的形象,同时也模仿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中年男性的体态动作。”饰演蚕婆婆的演员张刘洋则说“在刚接到剧本的时候有些手足无措,在这几个月的排练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状态,接受老师指导的同时自己也不断深入感受蚕婆婆这个角色的心理动态。”

主创谈:创作目光放回现实点滴

虽说本剧关注的是严肃的社会问题,不过演出的现场却并不那么严肃,尤其是蚕婆婆和老铁夫妻的几场戏,观众们更是笑得停不下来。高知家庭的老铁夫妻和耿直爽利的农村妇女蚕婆婆之间的几次冲突伴随着大量的笑料,场面也相当的贴近现实生活。

两位编剧表示,过去不管是课堂习作还是个人剧本创作参赛,总想要“出其不意”,一直在费脑筋编写足够离奇的剧情,足够奇特的人物,希望能够通过精巧的剧情设计获得成功,但这次关注自己身边小事的剧却获得了成功。“我们最初参加剧本孵化营时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想着能和同行的人有所交流就已经是收获满满了。没有想到我们的原创剧本会在一众剧本中脱颖而出,最后能够落地到今晚和大家见面,实在是非常幸运,也特别的开心。”同时,编剧们也表示现实主义的题材将会是自己未来创作的重点关注方向,“把目光放回到自己的身边,关注身边点滴或许能收获更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沈昭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