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面向小学、初中阶段14个文化类学科,坚持全员参与、顶层设计、统一架构、同步推进。14个学科的《指南》,都是由各学科市教研员领衔,与本学科“特级教师”“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等名师组成团队研制。
“研制过程中,团队严格把握‘树立作业育人,坚持标准依据,突出学科特质,建立基本规范,倡导创新实施,突破难点问题’的要求,确保《指南》专业、科学、有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出特色典型案例,提倡“减负、提质、增效”
《指南》从每门学科的特点出发,为学校、教师提供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单元化、多元化等不同类型作业的4个典型样例,为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选择、完善、改编或自主创编作业提供参考。
“14个学科每个学科4个案例,共56个典型的作业案例,生动地诠释了各学科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具有‘减负、提质、增效’的科学性作业,体现出全面育人的理念。”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初中语文课“我说,你听”为例,老师在设计作业时,主要把作业集中在课内,以做游戏等互动方式为主,课后只布置简单的巩固练习,既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又增加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规范作业管理基本要求,周末假期也要控制作业总量
《指南》从依据课标要求、优化作业设计、精心批改反馈、落实过程管理四方面,分别对本学段、学科作业的形式、难度、内容、批改、反馈、辅导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并强化作业过程性管理的重要性,突出备课组、学科组的专业化管理、协作功能。
比如:小学数学《指南》中明确,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作业的统筹,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20分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强化弹性、分层作业,尝试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探索跨学科、项目式作业,丰富学生的作业体验。
“我们希望,《指南》可以引领各区各校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创新作业设计、丰富作业类型,用好课余时间,提升作业效率,为切实践行减负提质、营造基础教育良好生态保驾护航。” 南京市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南京市教研室还将通过主题宣讲、专题教研、作业设计展评、优秀作业创新案例分享等形式向老师们进行培训指导,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有依据、教师作业设计有指导、教研攻关作业问题有引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校对 王菲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