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景区
南京楹联家协会主席袁裕陵介绍,南京是中国楹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南朝时期,京城建康(今南京)为官的刘孝绰,便将联语贴在门上,这是文献中关于楹联雏形的最早记载,远比通常认为春联发明者的五代后蜀国孟昶早了四百余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后,大力提倡对联,堪称促进对联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第一人,号称“对联天子”。凭这几点,南京的确是当之无愧的“楹联之都”。
“不过,我们在南京多个风景名胜区发现了错联、病联。”袁裕陵说,比如,鼓楼大钟亭联“西北东南,天象当楚尾吴头;左右中间,地势接龙蟠虎踞”;明孝陵博物馆联“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白鹭洲公园南大门联“只今画里犹知处;一抹寒烟似六朝”等等。袁裕陵说,如今大家所见到的某些错联、病联,其实原创并没有错,而是在书法“二次创作”中被使用方或书写者“改”错的。“我们愿做楹联文化的‘啄木鸟’,辨析谬误,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从根本上治疗这一城市文化顽疾。”
2019年12月,南京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莫愁湖景区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公园首个示范单位”称号,2021年12月25日举办挂牌仪式,深圳市楹联学会会长林展鹏现场为莫愁湖作联“胜迹莫愁千古说,诗人共赏六朝春;美女莫愁知已在,春天不远故人来”。
揭牌仪式
“本月,景区新悬挂了近40副楹联,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气息。”莫愁湖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历史上莫愁湖楹联,名家荟萃、名联璀璨,“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山色湖光,都归一览;英雄儿女,并艳千秋”……这些佳联不仅表达出莫愁湖特有的文化,而且体现其在中国楹联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明年起,楹联长廊还将陆续悬挂全国各地征集而来的楹联佳作,游客走进莫愁湖,如同进入楹联博物馆,获得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享受。
莫愁湖名联璀璨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