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序磊和妻子在直播间为新疆若羌红枣代言
跨越千里的义举感动众多网友
8天8夜4700公里!1月4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了“两位新疆大哥义助受伤徐州司机”的故事,感动众多网友。江苏沛县货车司机赵序磊在库尔勒市突遭意外导致左眼失明,刚认识十多天的朋友曼苏尔和买买提当起长途免费“代驾司机”,帮他把货车开回老家。
得知两人义举后,今年1月2日,江苏沛县不仅发去了《感谢信》,还从县“好人基金”里拨款一万元奖励他们的善行义举。《感谢信》中写道:“这一善行义举,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温暖了这个冬天,生动诠释了兄弟民族之间亲如手足一般的深情厚义。”
1月7日,中共库尔勒市委、库尔勒市人民政府发来了《关于对中共沛县县委、沛县人民政府<感谢信>的复函》,复函中写道:沛县亲友如相问,西行不孤有梨城。“塞外明珠 山水梨城”欢迎沛县各界朋友前来游赏做客,共商合作。两地将携手诉衷情、同心话未来,共同开启两地友好交往、协同发展新征程。
直播活动现场
扬子晚报此前报道
两地媒体开展公益助农直播
无论是沛县发去的感谢信,还是新疆库尔勒发回的复函,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情谊。1月12日下午,为了让这浓浓的“民族兄弟之情”得到更为广泛地传递,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联合沛县融媒体中心、新疆日报•石榴云等十余家媒体开展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助力若羌县的红枣销售,帮助枣农增收致富。
俗话说:“一日食仨枣,百岁不显老”“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此次公益助农直播活动的枣来自中国红枣之乡新疆若羌县,若羌县在雪山脚下挨着沙漠,干旱少雨红枣树都是用雪山水浇灌的,若羌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若羌红枣还被称为灰枣,是因为若羌枣在成熟变红之前,通体发灰,所以得名“灰枣”。它在雪山脚下挨着沙漠经历了7次8级以上的沙尘暴,所以上面布满了沙土,是中国独一无二树上自然吊干的红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沛县货车司机赵序磊和妻子也来到了直播间为新疆若羌红枣代言。赵序磊的妻子在直播中说:“衷心地感谢曼苏尔和买买提,在我们困难无助的时候帮助了我们,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好兄弟,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会把这份正能量一直传递下去!”
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公益直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沛县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和公益组织更是踊跃参与,从1月11日发布预告到直播活动结束,在短短两天里已销售红枣12000斤。
直播二维码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看到两位新疆大哥的事迹后,沛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宜良非常感动。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临近春节,医院也要给职工发福利,便买了1000多公斤红枣,“他们两人从新疆出发,当‘免费代驾’把车开过来,不要一分钱,无私地帮助我们沛县老乡,太感人了!这场公益直播让我们了解到这件事情,我们也积极响应号召,都是兄弟姐妹,我们买点新疆的红枣也是应该的。”
在沛县融媒体中心主任黄厚立看来,这次江苏新疆两地十余家媒体联动直播,助力新疆若羌红枣销售活动是一次助农直播活动,也是一次一家人就是亲的“民族情感”的具体深化。他说:“兄弟间不仅共情,而且要共荣。我们将以更多、社会影响力更大的助农直播等活动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荣发展贡献更多融媒力量。”
看过这场公益直播助农活动后,新疆日报文体旅游部记者阿比拜说:“这次直播让我看到了跨越省市的一种民族团结亲情,我一直都觉得一方水土的美不仅在于环境,更美的在于人心与善行。今天的助农直播就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真实体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闫春旭 通讯员 张智勇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