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启了一场全球瞩目的精彩体育盛事,也让吉祥物“冰墩墩”成为新晋顶流。之前牛眼观也关注了:“一户一墩”到底有多难?挡不住的是中国人的冬奥热情和文化自信!连日来,“冰墩墩”的热度未减,带来更多启发。
网上奥林匹克旗舰店最近每天推出多次预售“秒杀”冰墩墩及其周边,在众多网友线上准时“蹲守”下,每次一开售即秒光。线下门店外,众多喜爱“冰墩墩”的消费者也排起长龙,比如南京夫子庙的冬奥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外,就有一些市民连夜排队花式抢“墩”,2月10日晚,因吉祥物售罄,该店还特地说明,预计2月16日可到货销售。“冰墩墩”火了,也带动IP周边钥匙扣、包等商品成为抢手货。
网上网下,大家对“冰墩墩”的喜爱为何溢于言表?首先,人们通过购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周边,来表达个人对于冬奥的关注,是一种“参与感”的体现。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已经成为奥运文化辨识度最高的标识之一。有数据表明,因为纪念意义非常强,各届奥运会吉祥物周边的销售都比较好。
相形之下,亮相其实已经两年多的“冰墩墩”这次受到如此欢迎,成为了2022新晋顶流,其原因首先是正逢北京冬奥会的热烈氛围,粉丝们的争相“带货”和演绎,为“冰墩墩”的走红提供了契机和载体。开幕式上蹦蹦跳跳的萌态、日本记者开启“爆买”模式、捷克运动员在vlog中和冰墩墩合影......“冰墩墩”的每一次亮相都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冰墩墩”“雪容融”的火,也彰显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自豪感。
除了奥运会加成,“冰墩墩”的走红本身也和正在兴起的“萌经济”有关。在现实生活中,萌的事物衍生的文创产品凭借美好的形象特征,缓解和释放了人们潜在的压力,使大家得到情感满足。故宫的猫盲盒、星巴克的猫爪杯、迪士尼的玲娜贝儿等,都是“萌经济”周边产品的佼佼者,消费者关注度高,且乐于买单。软萌的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结合,也是“冰墩墩”形象设计的亮点之一,萌趣可爱的外形,酷似航天员的独特设计,本身就让人爱不释手。从冰墩墩形象到萌生的周边,不仅仅体现了奥运文化,彰显了传统和现代的融合,还承载了可爱度、温度,这正传递出在疫情之下全球网友都乐于见到的贴心、温暖。
线上店的冰墩墩玩具开售即被秒光
据报道,一“墩”难求有望不久就得到缓解。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特许经营管理处人士此前接受采访时对个中原因表示,需求的集中爆发,加上各工厂的工人师傅还在春节假期。目前工厂已有序复工,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产品生产,将会有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到市场。而且,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将至少持续销售到今年6月底,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冰墩墩”爱好者们大可不必过于着急,不妨理性消费。
但同时,“冰墩墩”从被广泛认知再到被喜爱、强势出圈这个“故事”本身,启发相关行业和市场,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好更多文创产品的IP衍生和产业链外延,满足当下人们对文化产品、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多样需求。不光“90后”“00后”们,现代消费者大多越来越注重文创产品的个性化、优质化等品质。“有创新,有温度”的吉祥物等文创产品不仅限于盛会等特定时间窗口期间,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将艺术生命、文化内涵延伸更远。
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者,面向未来,文化创意设计立足传递文化内涵和温度,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让更多文创爆款出圈跨界,这或许是“冰墩墩”带给我们的更多启发。
评论员 徐小梦 薛蓓
校对 苏云
编辑 : 薛蓓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