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视频】苏港同心、抗疫必胜!苏大人参与制作抗疫MV《同待花开》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包容至善,齐心同勉励,狮子山下,紫荆嘅力量,永存不变,风雨同舟,携手同奉献,同待花开,绽放迎接美好嘅春天……”伴随熟悉优美的旋律,一曲由苏州大学携手苏州市音乐家协会、网易苏州等联合改编制作的抗疫作品《同待花开》MV正式上线,浓情发布。

近期苏州疫情突发,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两城各界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东方明珠”的抗疫工作深深牵动着“东方水城”苏州人民的心,以“艺”咏志,以曲传情,创作者希望以此曲向挺身而出、奔赴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并祝愿两城疫情早日结束,共同迎来美好的春天。

1997年,一曲《东方之珠》唱响香江两岸,唱出了百年香港胜利回归的骄傲,唱出了千千万万人的家国情怀。《同待花开》在经典歌曲《东方之珠》的曲调上填词重唱,同一个旋律,体现出中华儿女的情感交融,用茉莉花与紫荆花比喻同在疫情下坚守的人民。决心与信念,便是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正如音乐的改编处理,质朴、低调、温暖而不失感动,蕴含希望,获取前行的力量。

据悉,《同待花开》由苏州市音乐家协会的青年词作者佳一填词,青年歌唱演员陈佳丽演唱,并邀请了苏州保利WeDo青少年交响乐团的五位小朋友一同献声。该曲歌词激昂,曲调振奋悠扬,突出了苏州与香港两地的交流,以及两地人民互相牵挂、支持和鼓励的共情元素,更体现了祖国人民心系香港,为香港抗疫加油的深情厚谊。

“共同抗疫的日子里,音乐的作用也许不如口罩那样具体可触,不像防护服可以保驾护航,但歌里的勇气、鼓励、爱与担当,自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团委书记于存洋为《同待花开》编曲,他重新编写了歌曲的和声部分,用唯美的弦乐替代了原曲中雄壮的小军鼓和吉他,使歌曲听上去更加温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杨舒婷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