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庆余年》上手游了,影视剧与游戏的跨界改编成了吗?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千呼万唤的《庆余年》第二季毫无动静,倒是《庆余年》官方授权手游上架了。3月25日,庆余年手游正式开服,原剧演员宋轶等人也拍起了番外小剧场为其助力。影视剧与游戏的跨界改编越发密切,前有电影《哈利波特》改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后有索尼PS游戏《神秘海域》改编同名电影上了院线,网剧《开端》也在筹备手游,影游联动场面热闹红火,成败几何?

不太成功,影视剧改手游不仅需要IP

紫牛新闻记者下载了庆余年手游,打开后发现,这是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类游戏。在游戏中,很重要的战斗资源就是游戏中的“伙伴”,而大部分伙伴的获取方式则是需要玩家先充值,然后“盲盒抽奖”,每次抽奖的费用是12元。

记者打开“庆余年手游”百度贴吧,看见有人发帖称“不说还以为是10年前的页游呢,这打击感,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玩了30分钟,看了25剧情。”还有人留言道,“我玩了3个小时,瞬间没玩的欲望了。换皮游戏而已,千篇一律的内容。”

影视改编游戏,有成功的,比如《天龙八部》、《蝙蝠侠:阿卡姆骑士》等等,也有失败的,总结起来关键的就是两点,一个是IP自身的影响力,另一个就是游戏本身质量。

一个成功的IP不仅要有高度,还有宽度,例如金庸先生的小说,在以前名气很大,在现在名气也很大,可以说是真正的国民级的IP;再例如蝙蝠侠的IP,漫画和电影在多年来中翻拍和创新中口碑时好时坏,然而这个IP似乎永不过时。对于庆余年这个IP来说,电视剧热播时确实有自己的“高度”,但完播后这个热度还能保持多久,能不能像天龙八部和蝙蝠侠这样保持几十年?这要打一个问号。

游戏能成功的密码也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IP。超级英雄、武侠题材重磅IP改编的游戏不在少数,成功的却只是少数。终究到底,一个游戏在内容上,能不能圆玩家一个超级英雄梦、武侠梦,才是关键。放眼市面上口碑热度靠前的游戏,无论是否依靠重磅IP,自身都有“几把刷子”。更有甚者,例如《原神》、《魔兽世界》这样精良的游戏,游戏本身就是重磅IP,已经可以走游戏改编电影、剧集的路子。对于一些大型游戏工作室来说,引入重磅IP未必是好事,相反这个IP反而可能成为负担:限制创新、限制玩家群体。

《天龙八部》小说中有言道,“内力为根本、招数为枝叶。根本若固,枝叶自茂。”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打磨好自己的“内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游戏改编电影,“神还原”不是成功密码

影视剧改游戏之路不太通畅,那么游戏改成影视剧又怎样呢?3月14日,由索尼影业出品,改编自PlayStation的经典动作冒险类游戏的影片《神秘海域》登录院线,刚开启点映时,几乎场场爆满,不仅是冲着主演汤姆•赫兰德的招牌,更有《神秘海域》这部游戏的魅力。从2007年发行第一作,这部PS游戏一直备受游戏粉的喜爱,获得150多项业界奖项,成为PS3平台游戏开发新标杆。

与游戏相比,同名电影《神秘海域》就有点情况尴尬,从票房来看,成绩还是不错的,观众评价就不那么好看了,只落下了一句“普通爆米花片”的评价,这一次的游戏改电影,仍旧是草草收场。

在《神秘海域》释出预告片时,不少玩家对其评价为“神还原”,电影中的打斗场景尽可能的还原了游戏中的打斗场景,高度还原对于老玩家们而言无疑是情怀,但是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顶多算是锦上添花,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这“神还原”并不是成功密码。

游戏改编电影者甚多,一言以概的说只能产出“烂片”有些以偏概全。游戏《生化危机》改编的同名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口碑都相当不错,游戏《寂静岭》改编的同名电影亦成为惊悚片中的难得的佳作。国内最为成功、效应最为广泛的当属《仙剑奇侠传》游戏改电视剧,“仙剑”系游戏历经多年,被玩家称作“旷世奇作”,而同名电视剧亦是一代经典。而应该看到的是,大部分游戏改编电影都惨淡收场,尤其以全球性超大IP的《魔兽》游戏改编电影为典型,一个坐拥全球无数玩家的超级游戏,改编出的《魔兽世界》大电影却一塌糊涂。

游戏固然有剧情,不少3A大作更有精美画面和丰富的人物性格,但游戏的立足基点在于玩家的互动性,这一点与电影不同,电影的创作基于“作者性”,如果说玩游戏玩家是第一视角进入,看电影观众就是上帝视角的旁观,两者的艺术感染模式完全不同,也注定了两者在改编互联的过程中绝对无法生搬硬套,精彩的游戏剧情是锦上添花,但剧情却是影视剧的生命线,游戏剧情如何推进,由玩家及玩法决定,剧情处于次级,影视剧则是以剧情人物为中心。把游戏的剧情直接搬运成电影的剧情,会被吐槽也在所难免。

就理想状态而言,游戏和影视剧这两大娱乐艺术门类尝试联姻结合未尝不是好事,更需要看到的是这二者都是具有独特的、独立的艺术美学的产品,想要蹭着IP热度做个简单的改编,不过只能收割短时的情怀,不论是游戏改编电影还是电影改编游戏,无法适应行业需求的改造绝难获得成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姜天圣

校对 苏云

编辑 : 沈昭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