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上要去上班,厂里业务挺忙。”记者拨通张伟庆的电话时,他正在走出宿舍,去上班的路上。这位出生于1999年的年轻小伙,已经在江苏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技术岗工作了一年多,可观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让张伟庆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方向:掌握一门技术,同样可以自力更生。
张伟庆毕业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光伏材料技术专业,“选择光伏材料技术这个专业之前,我是真的不知道专业是干嘛的。但老师们讲授非常到位,学校还有专门的实训基地,我们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在学校的实训基地里练成了‘熟手’,到了用人单位自然上手更快了。”因为技术过硬,张伟庆每月的收入颇为可观,年薪约为8万-10万元。
“学校从大二下学期起开设‘就业指导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程,从就业形势、自我定位、求职实战、权益保护、诚信教育等方面加强就业引导和求职辅导。到了大三,则是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安全教育,加大就业政策和形势宣传,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就业观、择业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拥军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下足功夫。“比如,教会学生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把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和短期的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把空泛化的人生梦想与具象化的职业目标相结合,形成具有连续性、成长性、差异性的生涯规划。”
类似张伟庆这样的案例,就是常州工程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取得的最好成果代表。徐拥军介绍,学校制定了协同育人“过程化清单”,学校应用化工技术双高专业群与扬子巴斯夫、阿朗新科、中科聚合、东方日升、常州合全药业等头部企业和地方新兴重点产业企业签订15个订单式就业育人项目,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与华住酒店集团开展“华住店长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切实发挥校企深度融合育人的“压舱石”作用,让学生搭上“就业直通车”。
记者了解到,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新形势下,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推动就业工作内涵式发展为目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开拓就业市场。“我们的目标是,以毕业生为中心着力推进协同互动,打造一个学校、社会、企业互联互通的‘立交桥’,开辟四通八达的就业‘主动脉’。”徐拥军说。
通讯员 梁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陶善工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