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地铁”、“求职”能否写进格律诗词?扬州面向全国征稿“新词入诗”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眼下市民群众口中常说的新词,能否写进旧体格律诗词?19日,扬州市诗词协会面向全国进行“新词入诗”专题征稿,备受关注。当日,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发出“关于新词入诗致王群会长”的一封信,专题探讨这一话题。

“瑶华玉屑落街轻,冷气斜风扑面迎。我自衣寒寻地铁,谁将檐滴入歌声。人生每是难如意,花信何曾肯忘情。求职应非空有梦,夜归似得运随行。”扬州市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群举例说,该作题为《雪夜归来》,记述求职入夜归来遇雪,叙议结合,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祈望。该诗带入两组非诗词传统词汇,“地铁”和“求职”,即为典型的“新词入诗”。

王群表示,新词入旧体诗问题是目前研改方向,周文彰会长此前在扬州调研时,特别提及这一问题,最近又就如何圆融地把新生词汇融入旧体诗词专题撰文。扬州市诗词协会对此进行专题研讨后认为,旧体诗词有其相应的语言体系,从字法、句法、章法诸方面颇多讲究。但岁序在更新,时代在前进。因历史演变,正如许多行业、职业被更替一样,许多传统诗词词汇也已经不适用当今诗词创作。如封建社会宫室诗及其词汇,较多已不适用了。那么与时代、职业、科技文明相关的新词汇,自然而然就涌入当下诗词作品中。而在新词入诗的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自然融合而不破坏传统诗词语言体系,是要探讨和尝试的关键。

王群认为,新词,是指当代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词语。如与新事物、新产品、新气象等相关的汉语词汇和符合汉语特点的翻译词汇。但“新词”不等同于无限度自行生造词,前面举例的新词“地铁”,作者和读者均容易接受。再如“淘宝”、“抖音”等网络名词,也容易被大家接受。此外,泊来词和网络语言词汇,则应区别对待。有些格调不高的网络词汇,不宜带入旧体诗词。

记者了解到,周文彰会长发来的长信中,对本次专题征稿活动给予肯定,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信中说,看到“新词入诗”征稿启事,眼睛为之一亮。这个征稿主题很有创意,也很有意义。新词入诗,应该是诗词界有识之士的共识,老一代革命家诗人早有创作范例,当下许多拥抱时代的诗人亦有大量诗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新词意识、推动诗词创作拥抱时代,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与社会进步,创新诗词创作,发挥诗词的时代作用,很有价值。

周文彰提出,新词,是指当代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词语。如新事物、新产品、新气象等。因此,自己生造的、只有自己理解的词不是新词。最好不要以清代以前诗词中是否用过为参照,这要去检测,很不方便。也不以绝大部分诗友认可为依据,因为有人对新词不认可,同时也很难判断一个词是多数还是少数认可。怎么办?可以规定,用新词要遵循诗词的优雅特点,整首诗词应当是正能量的。

据悉,本次“新词入诗”专题征稿,立足扬州,面向全国。征稿期限5月20日起,6月15日截止。创作体裁为格律诗词,具体体裁不限;诗押平水韵,词押词林正韵。如押新韵、通韵者,请在题目后加括号注明;诗词题目自拟。新词以二字一个音步为宜,三字的也可以用,四字词汇不提倡使用。每个新词下面用下划线标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苏云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