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预·荐未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各位考生、家长,大家好,我是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杨文忠。今天我带大家走进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共同领略化学的魅力。

“化”梦为翼,“学”创未来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4月,前身是1983年的应用化学系和2003年的化学专业。目前我们有三个教学科研单位: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我们拥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中心、石油和化学行业水处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水化学与工业水处理工程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另设有应用化学研究所、水处理技术研究所、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IAS)、氟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功能分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院学科特色鲜明

目前学院拥有3个博士点,即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点,以及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与化工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化学、应用化学2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合成、化学、纳米、催化、化学、生物学等特色的方向。应用化学专业为江苏省一流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化学学科为“十三五”省重点(培育)学科,获评优秀等次,并获批 “十四五”省A类重点学科。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的化学学科已经达到了全球前千分之1行列,2022年3月最新排名已经升至ESI全球排名位0.68%,排名世界第108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143人,一线教师112人,其中外籍兼职教师2人,教授48人,专职教师博士化率99%,具有海外经历占比86%。拥有新加坡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2名,江苏省特聘教授3名,江苏“外专百人计划”1名,江苏“双创人才”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蓝工程”、省六大高峰人才计划12人。学院汇集了一批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所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杰出学者。拥有2个外专工作室,其中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省外专工作室2021年考核为优秀等次。

学院教学成果突出

学院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承担全校基础化学教学工作,先后涌现出《无机与分析化学》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主编涵盖四大化学的教材10余部,有4门省一流课程,获得全国高校教学微课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省教学研究成果奖以及省优秀毕业论文等奖项20余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0余篇。

学院科研成果有特色

近五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20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7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0余项,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150余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子刊、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高水平论文600余篇。

学院创新人才培养

学院作为学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院建设单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爱与服务”学生工作理念,落实“五育并举”,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合作招收“英才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前,全院在校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600人。近年来,本科生毕业班考研率约40%、就业率超98%。

学院实验中心有“硬核”

我们的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4954平方米,设有无机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4大基础实验室,以及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近几年,学院仪器设备的更新率达到90%,设备总值6000万元,拥有在线红外光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64台。

学院实验中心承担了学校11个学院25个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开设实验课程23门324个实验项目。年均实验工作量达30万人时数以上,成为学校重要的实验教学、开放创新的教学平台之一。

下面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来看看实验室里都有哪些重要的“大家伙”吧!

这是核磁共振仪(NMR),用来测定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碳原子、氟原子和磷原子以及这些原子之间的连接次序和成键类型,是确定分子结构和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仪器,该仪器主要应用在有机分子结构解析领域,与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一起被化学家们称为“四大名谱”。

这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气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用的仪器,对低沸点、难分解、易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这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互为补充。对于不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两种仪器都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化学、环境分析、农业及食品安全等领域。

这是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能够准确的确定离子的相对质量,并确定化合物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具有高分离度,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测试分析更精准高效。

刚刚带领大家参观了我院的实验中心及部分大型实验仪器,展示了学院一流的科研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化学实验室的神秘环境。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从原子、分子、纳米等跨尺度、多层次上研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与健康、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同学们,化学如此基础且重要,化学如此神奇且美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之美,让化学之光点亮我们的人生!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