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预·荐未来——南京工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我是南京工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王志荣。

2021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教授在两会上提出: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支持化工本质安全技术创新。4月30日,南京工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正式成立。5月19日,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为学院揭牌,并聘请了范维澄院士、彭孝军院士、郑裕国院士、任其龙院士、施剑林院士、轩福贞校长、周详总队长等7位专家作为应急管理学院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6月29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应急管理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高校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学校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纳入“十四五”改革与发展规划,在学院建设上给予充分政策保障与大力支持。

目前,学校在专业布局上实现了应急管理类7个专业全覆盖!其中,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专业由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建设,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化工安全工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分别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进行建设。我们应急管理学院主要建设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2个专业,这两个专业也是今年新增的两个专业,将各招收两个班的学生。

可能大家对这两个专业还比较陌生,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个专业。

随着我国现代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部门对应急技术与管理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另外,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大中型企业也急需大量的应急技术与管理高级人才。随着人们对安全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我国对应急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加强。

应急技术与管理属于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主要培养在公共安全、矿山、建筑、施工、消防、机械与电气、化工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安全方面的管理、设计与生产、研究、评价、监察、检测与监控、应急救援、教育与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校企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李德明曾表示,“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为40万人。如果以整个应急管理产业链条所需的通用人才来统计,缺口将达上百万人。”反观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数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上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

应急管理专业是管理学门类新增的本科专业,该专业本着“学以致用”的方针,通过应急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灾害管理、公共政策及相关课程的教育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灾害应急管理、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化工安全应急管理领域的管理实践。

上面这两个专业都有“应急”这两个字,大家对这两个字可能比较感冒,对未来的就业产生种种担忧。这里我向大家解释清楚。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消防员,不是调解员,不是救生员,不是所谓的一线从事应急事务的人,而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保障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应急管理理念的塑造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者、应急科学技术的研发者、企业安全生产的设计者、单位安全秩序的维护者。

经过我们的培养,你将熟悉国家和行业政策,深谙安全和应急技术,同时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你将变得沉着冷静,不会让冲动和紧张影响你的智慧与能力。

大学毕业后,你可以去应急管理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应急研究或咨询机构、应急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也可以去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我们应急管理学院虽然是新成立的学院,但学校共有应急管理方向专业教师73人。其中,正高级约占53%,副高级约占34%,具有行业背景的专职教师数约占71%,还有一批安全和应急管理专家兼职教师、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兼职教授、企业骨干行业导师。进校后,你们将目睹他们的课堂风采,得到他们的精心培养。

第二部分介绍学科建设及支撑平台。

学院交叉融合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公共管理等八个一级学科。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4个、江苏省重点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其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为B+,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机械工程学科已进入ESI排名2.4‰,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培养了18名两院院士,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A档,基础学科化学ESI排名全球前1‰。

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我们将建设应急管理交叉学科。

支撑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跨业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教学科研资源,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造应用性交叉学科专业,以人才培养、创新应用、社会服务为核心职能,统筹推进学科、专业、师资、学生教育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等应急管理学科内涵的建设。

学院依托相关学科优势和特色,建立了7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

2022年获批建设江苏省首批省级应急管理学院。

学院与应急管理部共建互联网+危化品安全生产和化工过程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开展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与装备研发,共建共享科技研发和培训服务的科研培训平台。与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共建江苏省化工本质安全研究院,打造本质安全创新研发平台,共建共享科研和技术转化成果。

此外,学院还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和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校企合作共享师资,开展专项培训。

以应急管理学院为主要依托,我校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应急管理科学与技术)2021年10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期刊的创立对于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具有助推作用。

第三部分,学院建设目标及思路。

学院建设主要分为以下5个方面:在办学定位方面,发挥协同创新优势,着力培养多学科交叉应急管理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契合行业标准、突破专业界限、科产教融合的应急管理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专业方面,以安全和应急管理国家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共建应急管理学科。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应急管理自主创新能力。在社会服务方面,促进应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南京工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