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南京壹城中心:城市更新老旧楼宇实现“逆生长”,筑巢引凤,花开蝶来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7月1日讯(通讯员 乜俊花 记者 张可)连续两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将城市更新作为支持秦淮区发展的“一件大事”。不论小西湖片区的更新模式,还是主城“硅巷”的率先探索,秦淮区已然展现了不少阶段性成果。对于人口密度大、功能承载多、环境容量小的老城区,如何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是一种新的期待。

在生产建筑类更新改造方面,南京鼓励利用旧厂房、旧仓库、老商业、老校区、老旧楼宇改造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载体,建成一批城市硅巷、创新社区。

壹城中心便是秦淮区通过更新改造实现“逆生长”的老旧楼宇之一。其前身扬子大厦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位于南京新街口核心区,早已不符合现阶段高品质的办公需求。

“以前的大楼外立面是那种马赛克瓷砖,我们进行了更换处理,还将办公区域的窗户全部改为落地玻璃,既能改善内部视野,又能提升大楼整体外观。”南京壹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商总监戚诚说,老城区寸土寸金,为吸引对经济贡献更高的总部企业落户,他们对楼宇从内而外进行了改造。

戚诚说,过去的扬子大厦没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不少办公室在层层转租后,被分割成很小间的店铺,零售、美食、美甲、小餐饮充斥其间。以秦淮区打造现代金融格局为契机,壹城中心也明确了“金融产业楼宇”的定位。

去年11月,焕然一新的壹城中心正式开园后,包括浙商证券、东北证券、华宝证券、香港高山金融内地第二总部等12家金融机构先后入驻。“对于证券公司,交通是尤其重要的区位因素,我们有不少业务都需要客户来办公点‘面签’。”华宝证券合规专员解艳说,公司从郊区搬来后,开户数量与同期相比增长了近10倍。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