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比赛,尽管提前一轮进入总决赛,但中国队主帅蔡斌并没有如外界预想那样派上替补球员,让主力轮休。除了由江苏小将倪非凡代替王唯漪出任首发自由人,其他位置保持不变,主攻金烨、李盈莹,副攻袁心玥、王媛媛,二传刁琳宇,接应龚翔宇。
首局,中国队很快掌握了主动权,发扣拦全面占优,最终以25:13大胜。
韩国队在第二局吹响反攻号角,在速度加快以及扣球多平打、多直线的策略下,多次造成中国队破坏性拦网。中国队则打得不够兴奋,被韩国队以25:19扳回一局。
尽管第三局中国队重振士气,并使用王唯漪和倪非凡双自由人战术,以25:19再胜一局。但三局过后,中国队失误达到18分,与韩国队相等,并不是真实实力的体现。
第四局,韩国队不断给中国队制造麻烦,中局反超比分。中国队用丁霞、陈佩妍两点换三点策略不奏效,并一度以21:24陷入极端被动。关键时刻,中国女排似乎如梦初醒,李盈莹、龚翔宇连续得分,最终以26:24反败为胜。
总决赛将面临严峻考验
虽然险胜,但中国队暴露出较多问题。如破坏性拦网较多,过去几场比赛,面对对手的平球进攻,这一问题反复出现。另外,对手一旦加速,中国队的拦防就显得较为被动。
面对实力较差的韩国队,中国队主攻线“瘸腿”的弱点更是暴露无遗,主攻李盈莹得23分,接应二传龚翔宇得17分,两名副攻袁心玥和王媛媛也有11分和10分进账,但另两名主攻金烨和王云蕗交替上场,合共只得到10分,在一传防守上也没有突出表现。
分站赛的12场比赛,中国女排面对欧洲球队战绩不俗,先后战胜荷兰、土耳其、意大利、比利时和波兰女排,面对这些网口实力不俗的对手时,中国女排高度不算吃亏,又往往能够凭借基本功上的优势战胜对手。面对巴西和美国两支美洲强队,中国女排战绩处于劣势,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反而面对过去一个周期能够全面碾压的亚洲对手,中国女排先后负于泰国和日本女排,又在与韩国女排的最后一场分站赛中险些被对手逼进决胜局,这与新周期的中国女排更注重速度有一定关系。在新周期的首项国际大赛上,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还处于解决自身问题的磨合阶段,因此还无法游刃有余地兼容速度型和高度型两种打法。
日本、泰国两支亚洲球队虽然高度有限,但她们的发接发能力还是有保证的,且进攻的变化比较多,一旦在发接对抗中不占优势,中国女排的高度也很难转化为有效的拦网。而美国、巴西则在身体条件方面全面优于日泰两队,各项技术环节也同样出色,面对这些没有特别明显短板的球队,中国女排往往只能在部分轮次中限制住对手,这也就造成了与这些对手交锋时局面的胶着。
另外,在接发球的稳定性、对对方接应的限制等环节上,中国女排也都需要积累更多实战经验,而总决赛中强大的对手,再加上单场淘汰制的心理压力,总决赛的锻炼作用,正是尚处组队初期的中国女排所看重的。
校对 徐珩
编辑 : 汤敏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