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
回顾党的发展历程
实践团首先前往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是在原十二圩古镇钱庄旧址上修建的,是集党史学习教育、党史资料查询于一体的红色革命文化场馆。纪念馆内的陈列共分为“盐都火种”“杨子风云”“群英流芳”“扬帆远航”四个部分,通过近百件革命历史文物原件与复印件真切展示了仪征最早党组织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和辉煌历程。
实践团在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聆听讲解员介绍
跟随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成员们对仪征党组织建立初期的社会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看着江上青、陶勇、魏然等革命前辈的介绍,心里也更多了几分敬意。
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历史文物将同学们重新带入了那时的岁月。“看着先辈们用过的雨伞、簸箕、穿过的草鞋,能想象到当年的恶劣条件和先辈们的艰苦付出。这段历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实践团成员姚东辰说。
纪念馆的出口处陈列着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影印本,实践团的成员中有不少都是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围在玻璃展柜前仔细读着上面的内容,眼神中满是敬畏与对党组织的向往。实践团里的汤维清同学是班级里的团支书,参观结束后,他十分激动地说:“此次参观让我了解了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的故事,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以先辈们为榜样,争取早日入党的决心。”
听老战士讲述自卫反击战故事
别样党课中体会伟大革命精神
在沙洲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邀请到了曾经冲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战士李甫同志为大家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上了一堂别样的党课。
李甫同志正在为实践团成员们上党课
镇经济发展局党支部副书记李甫同志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某师军团的一名炮兵战士,他以自己的参战经历为主题,从参战背景、启程出征、进入阵地、首战大捷、211高地大战、夺回211、战地生活、伟大的战士、战神炮兵和胜利凯旋这十个方面带领实践团重温那时的作战生活。听李甫同志讲,战区属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山高坡陡,沟深林密,一线战士全部过着穴居式生活,条件之艰苦是大家无法想象的。在这种条件下,战士们没有退缩,英勇冲锋,保家卫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冲锋作战时,一般都是共产党员、班长、老兵带头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新兵紧随其后。”李甫这这句话打动了实践团的同学们。“这种安排不仅仅是作战经验及战术的需要,更是体现了共产党员及干部们的责任担当与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们。”实践团的同学们这样说道。
实践团听党课
李甫同志讲述着那段艰苦经历,云淡风轻下是岁月的沉淀。“人生自古谁无死,报国为民甘愿抛”,讲这句话时李甫同志的声音异常坚定,眼中却含着泪水,实践团的同学们也感同身受。
无数个肩头齐心担起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前辈们的革命精神,仍将激励后人务实前行。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最美逆行者的坚守,我国领土才能不受侵犯,老百姓才能享有和平安宁的生活,所有人都应永远铭记革命精神、红色精神!
通讯员 姚东辰 黄钰芪 罗一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兰倩怡
校对 王菲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