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施救现场(左为门燕娟,中为王凯)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王凯、马坤、曲肖风和门燕娟四名老师正好开车路过,听到呼喊声后马上靠边临时停车,四个人火速赶到老人旁开始合力施救。
现场四人有序分工,马坤负责移除压在伤者身上的三轮电瓶车、清理路障,曲肖风用安全警示牌引导路上其它车辆安全避开车祸现场,门燕娟持续对晕倒老人进行呼喊避免失去意识,王凯第一时间拨打了120电话。“因本人在学院承担120救援工作,非常明白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抢时间,所以想尽个人所能为驾驶员引导最快的路线。”
在等待120急救车的到来过程中,时间一分一秒流失,四个人在观察伤者情况后决定采取必要的心肺复苏急救措施。门燕娟说:“施救中我们密切观察,发现患者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的症状,于是果断实施了心肺复苏,在有着丰富急救经验的王凯老师指导下,我们初步怀疑老人有心脏病病史。”四位老师随即查看了老人随身包裹并找到了速效救心丸,但因伤者无法开口吞咽,他们通过将药丸放在伤者鼻旁嗅的方式来缓解其精神紧张的症状。伤者意识随后逐步清醒,脉搏也慢慢趋向稳定。
“你们看她腹壁紧张和膨隆,腹部内部很有可能有损伤。”在等待120救护车的过程中,四位老师观察到老人可能出现腹部受伤问题。就在这时,120救护车的响铃逐渐清晰,四个人接力式地把伤者送上了急救车,并和随车医生汇报了伤者情况,专业的汇报让医生都颇为惊讶,匆忙之中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真的非常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伸出援手,我都不知道自己母亲该如何过这一关了。”老人被安全送上救护车后,40多岁的伤者儿子湿润了眼眶,不断向四位老师道谢。
据悉,四位老师均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基础医学部,平日里负责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医学细胞与遗传学教研室等教学工作。对于此次“掌控大局”的王凯老师也不是第一次“路边救人”了,除了平日里送休克、哮喘急性发作期、癫痫发作的师生到医院急救外,他还参与过多次“路边”急救工作。每次将伤者安全送至120急救车后,他都是挥挥手安静离开,用他的话来说:“身在医学院校,治病救人和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双重使命,既是本职、更是追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康达学院面向师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涌现出如孙嘉宁、王皓萱、冯缘、李宜霖等一批在高铁、街边等公共场合救人的师生,他们发挥专业医学水平,铭记“救死扶伤”的医学誓言,化身为实践和行动,为中国健康卫生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通讯员 王雪晴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