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曾报道过的“灵犀手”、河西儿童医院的立体智能车库现身展厅
就在今年6月6日,扬子晚报以《世界首创:这位南京科学家能构造“视幻觉世界” 拒绝2000万天使投资,更爱实验室》为题,报道了中国电科尹奎英科学家团队做出可用意念控制的机械手,给残障人士带来福音;世界首创打通“脑接口”构造“视幻觉世界”……而在此处,记者看到了这双“灵犀手”。
只要手臂套上传感器手环,没有任何电线相连,仅凭“意念”,就可以让机械手的每一根手指做出动作。这只特殊的手将人的思想活动抽象成一个信号处理过程,利用生物信号处理算法,借助机械手完成脑部动作指令,可以帮助残疾人完成吃饭、喝水等日常动作。残障人士只要简单训练20分钟,就可以熟练实现十多个动作,比如说拿个杯子,系个鞋带,拉个拉锁,吃饭拿个馒头等。
而脑电视觉重构技术可以复现人眼看到的景象,其中一人看到某个景象时,大脑会产生相对应的信号,通过佩戴的脑电信号采集装备,采集该信号,转译成脑电信号,就能够在屏幕上复现看到的景象。目前该技术的视觉重构能力已经达到识别级别。专家评估,这项技术会在2025年得到进一步的突破发展。
此外,扬子晚报曾报道过的河西儿童医院附近的立体智能车库,也在此处有了模型。小朋友轻按按钮,车库便会演示其工作原理。这是南京首个 "Up 智能停车库 "。占地仅 260 平方米就能停下 200 辆车,停车、取车只需 90 秒。这个距离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院区正门仅 600 米的 "Up 智能停车库 " 可以有效缓解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无人驾驶”、VR变装……也来了
在体验模型中,乘客只要戴上“头盔”,便可进入VR环境。这也是展馆内排队最长的项目,不少小乘客玩得非常尽兴。而除了这个游戏,VR变装游戏也吸引了不少人。只要在屏幕前挥挥手,就能一秒穿上艾莎公主的衣服,不满意,还能继续换换换,直到满意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国智造”运用了“全息3D智能屏”,利用了视觉短暂留原理,通过超高密度LED发光源"叶片"的高速旋转,使预设图案清晰稳定呈现,给人带来“裸眼”3D的立体效果。通过触摸屏互动,选择我国近几年最具标志性的四件“国之重器”,它将以立体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近距离观看,更加直观地感受近几年“中国智造”的伟大成就。
另外,上世纪7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相应的也对超算的需求越来越大,地震数据处理、天气预报、航天航空、武器开发等行业都需要通过超强的算力来研究突破。展区内的三个灯箱介绍了我国的三台超级计算机。在1983年12月4日我国成功研发出了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此之后又继续研发了银河系列的二号、三号、四号超级计算机,使当时的中国成为了少数几个能发布五到七天后天气预报的国家之一。
据介绍,展览主题为“智慧·互联”,展示面积600m2,共计25件展项。通过“信息时代”、“智能AI”、“数字南京”三个展区旨在向大家诠释科技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以科学方法对生活中应用的前沿科技进行展示解读,帮助大家理解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一起展望未来世界。
校对 徐珩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