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视觉中国
癣病
癣病是指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它具有传染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特征。临床常见有头癣、手足癣、体癣、股癣、甲癣、花斑癣等。尤其原就患有癣病的人,夏季皮肤多汗,高温潮湿的环境正是真菌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很容易使各种癣病复发加重。
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是被致病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毒毛而引起的一种皮炎。较常见的致病虫有蜢、螨、隐翅虫、蚊虫、跳蚤、臭虫、蜂、蜱等。夏季高温潮湿为昆虫孳生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好发于人体的头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一般表现为丘疹或丘疱疹,有的皮损中央可见虫咬刺痕,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或大疱,伴有剧烈的瘙痒,皮损可局限于被叮咬处,也可泛发全身。
图源 视觉中国
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由于气候炎热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可以在每年夏季高于30摄氏度以上气温时复发。皮损对称发于躯干、四肢,尤其小腿伸侧为甚,表现为大片鲜红色斑,红斑上有针头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伴有剧痒。严重时可有糜烂、渗液,抓痕、血痂。
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这是人体皮肤过度接受日光(UVB)照射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多见于皮肤白皙的人,对光敏感的个体,或者因摄入光感性食物(如芹菜等)、药物(如氧氟沙星等)等引起。皮肤表现为暴露部位出现红斑、肿胀、脱屑,甚至水疱、糜烂,自觉瘙痒,或灼热刺痛等。
痱子
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汗液不易蒸发引起。好发于手背、肘窝、额、颈、胸背、妇女乳房下等部位,皮损常成批出现,表现为密集排列的针尖大丘疹、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可有灼热和刺痒感,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如脓疱疮、毛囊炎、疖子等。
夏季高温,人体出汗多,预防皮肤病首先要注意个人和衣物卫生,尽量避免使用公用拖鞋、毛巾等,保持内衣裤、鞋袜以及被单等床上用品干燥整洁,要常换洗。饮食上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鱼虾海鲜发物以及饮酒,雨天要注意双脚不要长时间泡在水里,要及时流水冲洗并搽拭干净,保持干燥以免加重皮肤病。如果出现皮肤问题,不要自行用药,最好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加重皮肤病。
通讯员 冯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