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这个暑假,小村“邮”来一群志愿者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8月1日讯(通讯员 张耀西 记者 高峰) “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子墨哥哥,下边我们来玩口是心非的游戏。”7月31日,泗阳县卢集镇郝桥村活动室,志愿者刘子墨话音刚落,孩子们期待的游戏就开始了。

“口是心非”游戏,要求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每个人根据左边人说的意思做动作,然后再说出与动作不相干的一个动作词语,让右边的人去做,如张如轩在刷牙,却说我在跳舞;陈婉婷在跳舞,却说我在洗衣。另一名志愿者杨一武负责场内互动,这样依次传下去,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了理解应变能力。

志愿者带着小朋友们玩游戏

这些志愿者是来自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的师生。暑假开始后,该院通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15名师生,报名参加“守护朝阳,助力成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由该院党委副书记于景宝带队来到郝桥村,旨在纾解留守儿童不自信、不阳光等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筷子提米”,是志愿者给留守儿童做的科普小实验。把筷子插进装满米的瓶子,竟能把米瓶提起来,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志愿者季上杰解释说,筷子拔不出,是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留守儿童时贝贝说:“筷子提米,我从来没见过,真的很神奇。”

如果说科普小实验开启孩子们的智慧,那么击鼓传花、捉小鸡、大风吹抢板凳等互动游戏,则愉悦了孩子们身心,锻炼了孩子们心智。“大风吹”“吹什么”“吹白色衣服的人”;“大风吹,吹什么,吹穿凉鞋的人。”大风吹抢板凳游戏现场,小朋友喊话、提问、回答和抢板凳,考验着每个人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与抢占能力。

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在一起

既培养孩子的参与互动能力,又培养孩子们的思考创造能力。捏黏土,是暑期社会实践的动手活动。孩子们根据爱好,用彩色黏土捏出了老虎、小兔子、雪人,乌龟,蝴蝶、花朵等,成就感满满。张润捏出的小兔子,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非常可爱。六年级的黄欣怡还把黏土作品“雪人”送给了刘子墨大哥哥。

暑期社会实践,不只是志愿者给留守儿童带来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留守儿童期待什么,憧憬什么。为此,南邮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还组织留守儿童围绕爱祖国、爱家乡开展系列创作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创作“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未来”两幅画,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我们的未来上,画了飞碟、舰艇、 高铁、机器人等;在我们的家乡上,画了蓝天、白云、风车、飞机、果园等。黄欣怡还在飞机上写下了“郝桥号”。

一个孩子创作的画

翻开暑期社会实践日程表,活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有趣味数学、趣味英语,有消防安全、安全用电知识,还有溺水自救视频和情景模拟。为培养孩子们的红色基因,志愿者还带领他们瞻仰彭雪枫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弘扬革命传统。

谈到暑期社会实践成果,领队王振宁老师介绍,第一天,来了十个孩子,后来增加到三十多个孩子,孩子们也由起初的不敢发言,到现在的抢着举手回答,这在袁雨婷小朋友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她身上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久违的天真。这些变化,缘自志愿团队多彩的活动、热情的鼓励、平等的交流、暖心的陪护。志愿者马兴杰说,只有亲近孩子,才能让孩子乖起来,笑起来,自信起来。

作为家长,也都感受到了孩子身上明显的变化。村民陈业中说:“往年暑假,孙女整天闲散无事干。志愿者来了后,她吃不完饭,早早就往村里跑,感觉孩子一下子懂事了。”时贝贝则悄悄地靠近记者的耳朵说:“我喜欢刘钰涵姐姐,也喜欢刘子墨哥哥。”

志愿者写给孩子的祝福语

暑期社会实践只有短短的一周,却点亮了孩子们内心的火苗,照耀着他们成长前行的道路。在7月31日的结业仪式上,志愿者们还赠给每个留守儿童一个笔记本、一张集体照,照片的背面写着志愿者给孩子们的祝福语。

志愿者与孩子们相拥相抱,彼此留了电话。美好的时光,难忘的记忆,快乐的经历,感人的场景,不舍的情愫,深深地印刻在志愿者们和留守儿童的心里。感谢的掌声,祝福的笑语,久久回荡在郝桥村上空。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