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鼠年说鼠⑥:简文帝与鼠迹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张叶 画

《世说新语》有一故事,说东晋简文帝司马昱: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司马昱还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所坐之处的灰尘从不让人擦去,见到老鼠走过,留下一串脚印,他觉得很好。有个参军看见老鼠白天出来,就用手板将其打死了,司马昱面色不悦,他的门客站起来参劾参军。司马昱反而教导门客:“老鼠打死了,尚且不能忘怀;又以鼠死之事再去伤人,这怎么行呢?”

这件事被刘义庆归入“德行”篇,意指司马昱不以鼠损人,有仁厚之风。

然而,简文帝为何“见鼠行迹,视以为佳”?

最简单的解释,当然是和司马昱本人崇尚自然的喜好有关。

《世说新语》还曾讲他另一个故事: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濠、濮,水域名。庄子曾钓于濮水,楚威王请他做官,庄子指着濮水说: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意思是,我宁做污泥中的活龟,也不做宗庙里的死王八。

魏晋风度,多率直任诞,清俊通脱。曹操“少好飞鹰走狗”;吴孙休则好“雉”,管辂更是于青蝇、青雀、鸡子、飞鸠、蚕蛹等物“夙夜研几”。司马昱深居庙堂,仍有亲近自然之念,视鼠迹为佳,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除此之外,魏晋人研究自然风物,当然不只是想做博物学家,他们还是想从“物”到“意”,悟得什么。对简文帝司马昱来说,或许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司马昱是371年做皇帝的。这一年,桓温废司马弈,立了他,将他当作一个傀儡皇帝,一点实权没有。就连皇帝废立这样的大事,也是由桓温决定,司马昱只能“泣下数十行”而已。所以,如果从司马昱身处的生存环境,去思考这个问题,司马昱从鼠迹中悟得什么(可做各种解释,如以鼠的偷窃本性比拟桓温),其实已不重要了,其观鼠迹并视之为佳的举动,大概有着很深的无奈吧。

作者 臧磊

策划 陈申


参考资料:

门下弹谁?  宋谋玚  读书

简文与鼠迹  刘康德  中华文史论丛


编辑 : 臧磊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