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扬子晚报组织举办“了不起的小店”系列新闻报道专家座谈会,以进一步提升系列内容品质,增强传播效能。会议邀请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商务厅有关领导,小店经营者代表、合作企业代表、传播领域知名专家、媒体同仁等,围绕“了不起的小店”主题,共同探讨主流媒体如何打造更好的融媒产品,助力提振消费信心,加快城市经济复苏。
讲好小店故事
发掘身边“了不起的小店”
座谈会上,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介绍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及成果。作为全国发行量最大、全媒体平台用户总量已经超过6000万的晚报都市报,扬子晚报通过“一报两网两微两端多平台”,已经聚集起了一个庞大的多元化、高端化、跨代际的阅读群体。在媒体转型的浪潮中,扬子晚报勇立潮头,坚持以媒体公信力带动传播力,做系列化、标识化、精品化的原创内容,通过“了不起的小店”系列融媒产品第一季,切实关注到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困难和诉求,记录和讲述他们在各级政府的扶持及企业的帮助下自强不息、努力经营甚至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公益的故事;在南京国际消费节期间,推出了衍生创意交互作品——手绘版《金陵小店图鉴》,这也为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打造优质融媒新闻产品、“讲好江苏故事”带来更多启示和灵感。
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
随后项目主创团队负责人喻文君介绍了小店系列作品创作的心路历程: 4月起,“了不起的小店”开始推出图文、视频系列报道,深入到一家家小店,聆听小店经营者们励志而暖心的故事。
“了不起的小店”融媒产品主创团队负责人喻文君
这其中有数十载如一日,在疫情之下怎么也打不垮的“老店”——富临轩;也有焕发着活力与生机,在有限条件下顽强生存的“新生代小店”——橡苔咖啡;有在艰难情况下还在为遇到困难的人给予帮助的“公益小店”——六合皮肚腰肚面、鲍家烧饼,也有上海路多家小店联合,助力复兴城市文化记忆的小店“园游会”…… 聚焦的每一家小店都是从生活中发掘线索,希望与读者一同分享感动,收获蓬勃的正能量。产品播出后,很多网友私信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询问小店地址,表示要用实际消费支持“了不起的小店”。
6月21日,“了不起的小店”系列“破圈”推出数字文创产品——穿越版手绘《金陵图》,以被誉为南京版“清明上河图”的国宝级古画为基底,让现代市井小店走进典雅古画,用一次触屏可达的穿越之旅,展现了一派政企协同助力复工复产的城市图景,构建起文化、经济破圈融合的全新模式,在促进城市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践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组视频产品也如实反映了不少小店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与扬子晚报的沟通中我们被感动并且影响着,而且和集团当下正在做的公益项目简直不谋而合。”蚂蚁集团客户与公众沟通部江苏区域副总监徐晨表示,为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蚂蚁集团旗下的网商银行主动联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在前期与“了不起的小店”项目达成深度合作,联合推出“了不起的小店”子栏目“公益小店”项目,由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全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南京城“公益小店”,网商银行根据店家需要为其进行店面门头改造,并分摊一部分公益成本。
蚂蚁集团客户与公众沟通部江苏区域副总监徐晨
讲好小店故事
更需要关注小店经济的发展
小店经营者代表橡苔咖啡总经理王阳是“了不起的小店”项目的受访者之一,也是一名90后“斜杠青年”,她认为南京本身就是营商环境和政策都很成熟且给力的城市。作为经营者,尽管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也在顽强生长,为自身发展寻求出路,更感受到了来自多方的帮助与善意。今年6月,被扬子晚报“了不起的小店”系列报道之后,橡苔咖啡等一批小店被更多人所知。作为受邀的小店店主,王阳希望政府也可以多多发起以消费为主题的活动,让更多创业小店参与并进行交流,提振行业信心,拉动消费。
橡苔咖啡总经理王阳
江苏省商务厅流通处副处长邱旭光表示,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提议“了不起的小店”在今后的制作中关注“以大带小”,由大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共促消费复苏;并可以尝试由聚焦小店“个体”到关注小店“群体”,比如主题可以从单个小店延伸到南京人所熟知的南湖、红庙、马台街等一条街上小店的整体业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江苏省商务厅流通处副处长邱旭光
江苏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何剑波表示,小店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议扬子晚报可发挥资源优势,定期举办一些评选活动以进一步扩大“了不起的小店”的品牌影响力,并通过对小店形象的宣传引领小微企业学习正向的生存、经营模式;同时把目光拓展到居民的“菜篮子”以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如农贸市场的一些平价菜摊;并希望能够走出南京,放眼江苏,政、企、媒三方加强合作,信息共享,形成政府纾困、企业支援、媒体引流的良好局面。
江苏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何剑波
讲好小店故事
探索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传播形式
新华传媒智库副主任孔德信提供了对“了不起的小店”第一季产品的传播效果数据分析报告,根据报告及网友评论反馈显示,这组系列视频产品在紫牛新闻、今日头条等以及一些自媒体平台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他建议可以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对视频进行二次生产多平台分发、结合新闻背景及热点增强互动元素等,让好视频被更多的用户所看见。
新华传媒智库副主任孔德信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记者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专家成员徐慨用三个“非常”来形容对作品的初印象:非常“接地气”、非常“正能量”、非常“吸引人”,他认为“小店”这个命题是十分具有生命力的,将这个系列产品延续做下去非常有价值。围绕视频内容创作,可以通过不断增加信息量、丰富表现手法、优化音画元素、统一叙事模式等,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将“了不起的小店”打造成高品质的精品。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副会长、
中国记者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专家成员徐慨
江苏省委网信办网络传播处处长傅晴提出,应当保持选题的“锐度”、共情的“温度”及创作的“力度”,小店的选择也要有标准,可通过征集、报名的方式筛选一批更有新闻性、更具代表性的小店;通过多方赋能,策划组织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将小店故事讲深讲透。
江苏省委网信办网络传播处处长傅晴
“第一次看‘了不起的小店’就感觉眼前一亮。”江苏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刘伟对“了不起的小店”系列视频产品的题材和立意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这组系列视频产品延续了扬子晚报一贯的关注民生、充满烟火气的风格,主题选得好,名字也定得好,小店故事背后折射的是疫情背景下党委、政府对小店的关心扶持,是小店经营者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希望继续挖掘平凡小店中的亮点,通过每一个小店故事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同时要在融合报道上下更大功夫,加强系列产品的顶层设计,将策划做得更细,谋定后动,并在视频制作方面扬长避短,加强新媒体产品传播规律的研究,做出自己的特色,做成真正的精品。
江苏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刘伟
讲好小店故事
三方共学共建助力城市升腾“烟火气”
座谈会上,江苏省委网信办网络传播处党支部、江苏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党支部、扬子晚报(网)党总支签署了共学共建合作协议。共建工作将聚焦城市中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小微企业,深入宣传解读纾困解难的政策举措,反映好政府和社会各界帮助小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务实举措,为小店复工复产、经营向好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切实做到稳预期、强信心;深入了解小店实际经营情况和社区商圈运营状况,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推动城市小店创新模式、业态和消费场景,以点带面提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人气。同时加强报道复工复产典型案例,挖掘一批合法经营、社会责任感强的小店,用线上流量为小店引入线下客量,打造一批有产品、有颜值、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红小店”,在以小见大中提振小店经营者群体信心。
共建协议签订仪式现场
据了解,“了不起的小店”第二季系列新闻报道的采访制作已经启动,在江苏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力争将小店故事讲得更加出彩,将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市民朋友。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小店故事,欢迎联系我们,一起分享感动,传递温暖。联系方式025-58681162,83026015@qq.com。
文|徐超妍
图|李铭哲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徐超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