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面包西点、香浓的咖啡、精致的手工作品、忙碌的收银台……记者看到,在位于姑苏区胥涛路的苏州桂香苏城公益小站面积不大,却非常温馨,现场更是爱心涌动,几个来自苏州市盲聋学校的学生各司其职,面向顾客开展职业训练,提前解锁职场新技能;嘉宾、顾客品尝、选购新鲜出炉的面包、咖啡,纷纷为他们点赞。
苏州市盲聋学校校长吴建东介绍,桂香苏城公益小站是由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苏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苏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苏州市盲聋学校牵头,苏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积极参与打造的助残新平台。
桂香苏城公益小站占地面积70平方米,主要定位是特殊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基地,聘请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由特殊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西点、咖啡等进行义卖,实际面向顾客开展职业训练。“同时作为慈善教育的实践点,既可以组织特殊学生义卖自己的手工、绘画等作品做公益反馈社会,又为普通中小学生开展公益服务提供场所与机会;同时还是推进融合教育事业的窗口,可以面向社会普及手语、宣传关爱自闭症儿童等。”
“咖啡拉花对手脑协调能力非常高,即使普通人也要花不少时间练习,但这些孩子通过两个月的集训也可以做得很好。”桂香苏城首任店长、西点一级技师周建强表示,只要给予残疾人士足够的支持和指导,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他们一定能完成得很好。同时他强调,“桂香苏城小站凸显的是公益,但顾客的爱心不是聋生创业并维持生存的保障,高品质的产品才是经营正道。我们不能用爱心来绑架顾客,而是要用高品质留住爱心。”
“桂香苏城公益小站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学校和社会,连接了无声和有声世界。”苏州市盲聋学校中西点专业三年级学生牛博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这里学习实践、提升技能,为今后顺利走上社会、顺利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他将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就业创业实训机会,努力学习职业技能与创业方法,为今后以一技之长自立于社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反馈、回报社会。
苏州市教育局周志芳局长对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糕点和咖啡进行了高度点评,并表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孩子们,公益小站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此创业平台更好地传递爱心,展示自己的风采,能够用业绩来证明自己,成为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用自己的力量书写美好人生、奉献自己价值的一份子。
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胡岚理事长表示,桂香苏城公益小站是总书记口中“我们对待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生动案例,希望能够设立一个专门的基金来帮助同学们实训、开店,让他们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更好地养活自己、更好地找回自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