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子豪在入伍集训中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对张子豪一家来说,却是“全家当兵,全家光荣”。据介绍,张子豪家族三代中先后有近10人参军入伍。
经过一段时间的入伍前训练,张子豪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双手也磨出了老茧,就连眼神也变得坚毅而果敢。从爷爷张家造在部队里负责后勤保障,到父亲张小号也去部队里当了兵。张子豪说:“我家三代人经历了中国军队发展的不同时期,三套军装不仅见证了中国军队的发展,更是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光荣与梦想。”
赤子家风,一心报国,三代从军家庭传承着忠诚勇敢、崇德向善的优秀品质。
爷爷:当兵的探索之路
1972年,年仅19岁的爷爷张家造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到辽宁省锦西县(现葫芦岛市)成为一名海军士兵,所属部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给当时的海军部队提供可靠的物资供应和技术保障。
那时候,爷爷在服役5年后才回家探过一次亲。他的认真、勤奋也因此也得到了上级的嘉奖。“那个时候条件艰苦,但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咬着牙坚持下来。好男儿,当兵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嘛!”和孙子张子豪谈起当兵的收获,爷爷张家造云淡风轻地用几句话描述了他的军旅生涯。
父亲:当兵的坚持之路
爸爸张小号在爷爷的影响下,也对“军营”心驰神往,尤其是看到爷爷穿军装那神气的样子,爸爸说从那时心里就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暗自发誓一定要去当兵。后来,爸爸如愿穿上了那身绿军装,成为部队里的一名士兵。
爸爸告诉他,一整天的训练,经常到晚上手脚疼痛不已。为不耽误训练,爸爸一直咬牙坚持,从没有拉下一节训练课,坚持完成了所有的训练任务。爸爸说,在队列训练、军体拳等训练项目中,每当自己产生惰性思想的时候,他就会鼓励自己,努力磨练自己的意志。“挺过去,忍一忍就过来了。作为一个军人就是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父亲说,“当兵的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他对儿子要求严格,同时又严于律己。他的同事战友都对他十分尊重并称赞不已,还成为儿子心目中一个无所不能的伟岸身影,自然也成了儿子前行的标杆。
我:接力从军,传承精神
“当兵别怕苦,训练别怕累。”在入伍的集训前,爷爷叮嘱张子豪。带着他们的期盼和嘱托,军人,这个值得人一生荣耀的身份使命终于传承到了第三代这里。像他们一样,张子豪入伍了。爷爷和爸爸那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对他有很深的影响,现在我接过了这份荣耀,扛起这份责任,这是血脉传承的力量,也是时代的召唤。
图为张子豪在入伍集训中
三代人,一样的追求、一样的信念、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梦想。如今,张家祖孙三代与军营结缘长达半个世纪,他们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身国防,与军队彼此见证着成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张子豪一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军人家庭的无私奉献和拥军爱国的精神,并激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火热的军营,奉献青春。通讯员 张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