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
善做“加法”
在诊疗效果和内涵质量上添砖加瓦
依托“院府合作”,浦口分院构建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创新实施的同质化、一体化管理及“1+1+5”医共体发展模式,使得昔日的医疗“洼地”逐渐成为卫生强区。
在“向上提升”融合发展中,该院按“大综合、优专科”的发展思路,借势借力,创新创优,提质提能,使浦口分院在医疗、科研、教学、公益、行风各个方面,紧跟江苏省人民医院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突破各项瓶颈。合作以来,省人民医院消化科、骨科、胸外科等8个病区、29个专科相继入驻,各种复杂肺段切除术、复杂疑难泌尿系疾病、新辅助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等技术填补区内空白,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肿瘤科等患者涉及来自全省各地,血液科患者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自院府合作以来,医院门急诊量增长77.2%、出入院人数增长37.2%,床位周转频次、住院手术人次逐年增长,三四级手术占比上升至60.8%。
在“向下扎根”资源下沉中,该院以浦口区中心医院为核心医院,积极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落实。院府合作的成效辐射至全区,将省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服务直达最基层的老百姓。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120分站、内镜孵化中心、开设口腔科工作室、超声科工作室,成立疼痛科联盟,设置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各专科学科带头人领衔下基层坐诊。开通“上转下送”双向转诊通道,使农村偏远的农民能够在家门口社区服务中心,享受到中心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成果显著,增强了患者就近就便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尤其是在胸痛、卒中等急诊急救患者中,从发病接诊至转诊手术,中心医院从院前急救指导、到接收患者救治,继而到上手术台急救,全程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不但大大减轻百姓负担,更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便捷医疗服务;从而实现政府促民生、群众享实惠、医院共发展、社会得满意的‘四方共赢’局面。
从“输血”到“造血”。这十年,中心医院以不断打造优势学科为基础和核心。2006年实现市级重点专科零突破,截止2021年,医院现有23个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位列区县级医院前列;共申报130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限制类技术19项。医院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医教研公益行风综合水平,不断将人才、技术、服务、管理等优势医疗资源注入江北,并以此为圆心向省内外辐射。
从“生根”到“深耕”。这十年,中心医院厚植创新理念,聚力打造高学历、高职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2015年实现SCI论文零突破;2022年上半年,共发表SCI论文13篇,核心论文16篇余。把握院府合作融合发展契机,建立两院医护人员深层次、双向交流机制,联合开展大型义诊、警示教育、“红旗窗口”等党日活动,医院坚持协同发展,加强融合,共同创想生命健康的未来新蓝图!
善做“减法”
在服务效率和就医便捷度上删繁就简
为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城市区域健康,该院在建三期工程正加快推进,进一步落实融合发展,进一步从管理、技术、学术、科研等多方面全面加大融合力度,加速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同时在细节上抓服务质量,缩短就医流程,提高效率,让患者就医省时省力。
为实现“三级医院”的目标,浦口分院坚定不移的积极谋划中,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深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推动流程整合与再造,着力提升医院运营质量和效率。
这些年,浦口分院成立了30000号一站式服务中心,提出“让病人只跑一趟”的口号和努力方向,无论医保备案、报销流程,还是病历复印,借阅资料等,根据患者及职工要求,积极提升群众满意度。
这些年,浦口分院设立了“健康志愿服务e站”,为来院的患者提供就医指导、健康服务、便民举措等,让医者的爱融于平常的点滴之中,照进患者和职工的心中。
这些年,浦口分院在病区设置了70000号,对后勤服务进行精细化、量化管理,不断提高调度和处理的效率。
这些年,浦口分院引进高端磁共振、CT等大型设备,全自动检测分析仪,直线加速器,骨密度仪等,根据病人就诊量,进行弹性排班,采用换人不停机的方式,不断缩短患者预约等待时间,争取让病人尽早完成检查治疗。
这些年,浦口分院在门诊设置了自助挂号收费机、自助取报告机、自助轮椅等,在提升医疗能力的同时,优化流程,不断提升人性化服务的体验感,从细节上改进和提升服务满意度。2021年度医院共收到锦旗423面,表扬信155封,2022年1-6月份共收到锦旗186面、表扬106封。
通讯员 浦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