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授经图 唐·王维 (传) 现藏大阪市立美术馆。
我为什么研究王维?是从抱不平入手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没能把他放在一个与其贡献相符合的历史地位。讲这一点是什么意思?我害怕交流过程中自己会由于对王维的偏爱而丢失了学者立场,万一出现此种情况,希望大家可以跟我商榷。
读王维是有挑战性的事,读王维的人肯定是有品味、有情怀的人。王维的诗内涵丰富,虽不像李白、杜甫的那样通俗易懂,但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感觉。有人问我为什么读王维,我说“盛世读王维”。我们现在正处在最好的时代,但同时也处于一个浮躁的时代,所以安静的环境和平静的内心就显得特别可贵。这种静的意境在王维的诗中通过禅意被充分表现了出来。王维的诗充满了静穆精神与和谐意蕴。禅就是静,就是静到极致。因为人们不懂禅,把禅说得非常非常可怕,甚至妖魔化了。其实禅并不可怕,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即止息妄念而明心见性的智慧。禅是忠于心灵,它是心灵的体操,是心灵的宗教。举个例子,今天上午我来做讲座的路上,跑着穿过紫竹院公园的时候刻意观察了一下北京人的生活,有不少锻炼散步的,看起来格外休闲。休闲是什么概念?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我们经常讲一个人要有一点闲情,有点闲钱。王维所有的诗歌就写一个字:闲,闲情逸致;李白的诗歌就写一个字:愁,“与尔同销万古愁”;杜甫的诗就写一个字:苦,“少陵野老吞声哭”。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文学就分两大类,吃饱了肚皮的文学和吃不饱肚皮的文学;气顺的文学和气闷的文学。李白就属于气不顺的,杜甫也是一口气闷在心里,杜甫有一首诗题目就叫《解闷》。同是气闷,李白属于精神爆炸似的灵魂的呻吟,杜甫是吃不饱饭。反观王维呢,一直都是从容淡定的,莫说狂言,连大话也不会讲。因此,这也涉及到我们要讲的这个题目,即为什么说王维是正宗的盛唐的象征性符号呢。
毕竟相隔了千年多的时间,现代人跟王维之间必定有很多隔阂,我们就从什么是盛唐和盛唐诗讲起。
什么是唐朝盛世?王维讲:“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唐的宫殿好比天宫一样辉煌,国力强到令万国来朝。杜甫是过来之人,他在《忆昔二首》中用“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形容盛唐的社会风气之好及百姓生活富足,没什么压力,每天过的像节日一样。中晚唐的郑棨在《开天传信记》里回顾盛唐的情况,称当时是“天下大治,河清海晏”,一派四海升平的景象。
那么当时唐代的GDP达到了什么程度?据说最高达到了全世界的60%。这是个什么概念?英国和美国最牛的时候大概是到了40%,现在中国跟美国的GDP加起来可能也是40%。除了国力特别强大之外,盛唐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和谐。如果没有和谐,一个国家就算再富有也没有用武之地,反过来说,和谐也有利于财富的积累。为什么历史学者认为中国只有一个盛唐能名副其实被称为盛世?因为盛唐时期人民的人格、人性得到了最自由的发挥,而在康乾或其他时期则没有人格上的平等,在皇权贵胄面前要以奴才自称。李从军先生说:“这种和谐是要多少时代的漫长时间才适逢其时的。这种和谐所造成的伟大,是无法企及的。”简单地说,什么叫盛唐?除了国力十分强大以外,还有就是很和谐,什么叫和谐?我觉得和谐有四个方面,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人的自我和谐。其中,人的自我和谐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实现了这种和谐,怎么能不出好诗呢?所以说唐朝盛世为优秀诗歌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校对 徐珩
编辑 : 臧磊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