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花园内遛弯,午后看场电影,每个月还有生日会……2017年起,谷里敬老院采取“公建民营”的模式,让辖区老人用最少的钱享受最优质的服务。
不想去养老院?在家养老也和从前大不同。街道对辖区老人进行摸排后,为部分老人家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加装烟感报警系统、呼叫系统。并设置了13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9855名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借助智慧网络,通过“小江家护”居家照护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紧急救援、精神慰藉、银发助餐等服务。
新时代这十年,谷里养老从“养在深闺”到“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交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我哪儿也不去,就待在谷里养老。”94岁的丁明华是南京玄武区人,2019年来到谷里田园康养小院,“这里的养老服务好得没话讲,大事小事工作人员全帮你考虑到了。而且外面风景非常美,每天我还出去散步,放松身心。”
丁明华所在的谷里田园康养小院坐落在张溪社区的马府院,小院前身则是一间间民房,“这些房子都空置了很多年,为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街道决定对村民的房屋进行置换,并引进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共同打造田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盘活民房资源、借助美丽乡村改造,开创了田园养老新模式。
康养小院还专门配备了一名医生,每天为老人进行血压、体温的测量。老人如果身体不舒服,立即送往定点医院,“前往医院路上,就和医院进行沟通,保证到院就医治,无需排队等待。”负责人车顺通介绍。
比起城里5000元/月起步的价格,这里算得上“物美价廉”。全自理老人的床位在2600元-2900元/月,两张床的包间3900元/月,半失能老人收费在4000元-5000元/月。丁明华选择了两张床的包间,并有护工24小时的照料,每个月的费用为5000元。 “在家请个保姆,就做两顿饭,不会照顾得这么全面,还要五六千元。为什么不来这里呢?”丁明华的子女每周都来谷里看望老人,还能顺便享受不远处徐家院的花海美景。
“青砖小瓦马头墙,长廊挂落花格窗。来玩游客首选处,养身长寿好地方!”73岁的金正祥是谷里街道双塘村大塘金村村民,他用快板的方式展现了谷里乡村这10年巨变,“以前农村人往外跑,现在城里人都往村里跑。”
新时代十年,谷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变景点、民房变民宿、田园变花海的美丽蝶变。
2012年以来,大塘金开始大量种植薰衣草,打造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的产业模式。同时结合特色田园、双塘组团、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打造“大塘金旅游村+周边村庄+产业园区”旅游体系,积极打造并引进沿线旅游新产品:新塘蜜蜂村、松鼠咔咔乐园、鹿苑山庄等。其中,“大塘金香草谷小镇”更是成为网红景点新晋“顶流”,将婚庆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们感受到四季的浪漫。
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旅游村的打造,让村庄焕发新活力。90后黄李超之前从事房车租赁,看好露营市场的他跑了南京多个地方后,今年6月决定在谷里投资建设房车露营基地。“从地理位置来看,谷里离河西、新街口都只有半小时车程,这种城市近郊车程从消费市场来讲,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黄李超表示,房车露营基地比普通露营更需要场景的设定,而谷里内的银杏湖乐园、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大塘金香草谷等自带的旅游资源则很好地提供了这些风景优美的场景。目前,黄李超的房车生活家——大塘金山野营地共有60辆房车,12个房车露营区。在今年的国庆小长假中,野营地几乎天天都爆满。
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以为梦里,原来谷里。
70后李永亮在这一方山水间耕耘出了“新谷里人”的缱绻幸福。2005年,李永亮从泗洪来到南京,接连承包了280亩农田来种小麦等农作物。2014年,他来到谷里从事蔬菜和水稻种植,“谷里蔬菜在市面上凭借口感好而出名,我就想过来试试。”
新时代这十年,谷里以产业兴旺破解发展瓶颈,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打造绿色蔬菜、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业集群。2022年,更是获批“十四五”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
四季香韭菜、金宝贝西红柿、牛心苞……在李永亮的家庭农场里,80亩的蔬菜基地种植了40余个常规蔬菜,而工作人员只有2个人。“在街道的补贴、扶持下,基地配备了移栽机、植保机、起垄覆膜一体机等10台蔬菜机械,从整地、开沟、起垄、施肥、播种、水肥管理到部分蔬菜采收,都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李永亮算过一笔账,“移栽一亩田的西红柿,1个工作人员栽1天都完成不了,而移栽机只要运作1.5小时即可。亩均节约成本大概1000元-1200元。”
智慧农业助力现代化农业,让李永亮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刚来种植蔬菜那会儿,基地只有电,没有水,都要自己挑水过来,24小时住在大棚里看着蔬菜。”而现在,李永亮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大棚内的湿度、温度和蔬菜种植情况,还可以远程操控浇水灌溉等。
“我已经在谷里安家了,真正成为一名谷里人了,未来在谷里继续经营好自己的事业,让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李永亮说。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站在新征程上,江宁谷里将继续聚焦“都市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塑造乡村旅游地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同时,持续擦亮生态文明底色,保障“民生福祉”,深挖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奋力创成国家级智慧养老示范街道;倾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让谷里处处散发人文芬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华健 孙世豪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