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长时间蹲坐,腿部的神经和血管会受到压迫,导致下肢血液供应不足,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引发腿麻情况。这种麻的感觉在你蹲着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感知,可是只要你站起来,压力释放,神经恢复敏感,麻的感觉会让你瞬间“崩溃”。不过,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反复屈伸膝关节,加速下肢的血液循环,麻木的临床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蹲坑太久,除了腿麻的问题之外,更需要注意的是肛肠健康。众所周知,不论是蹲坑还是坐马桶,时间过长,痔疮很容易找上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金黑鹰解释,人在排便时,血液聚集在直肠静脉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导致痔疮的发生。此外,在人体肛管的黏膜下方有一层类似肛门的软垫,可以阻止粪便自行排出,其中也含有血管。如果在排便时持续施力,血管会肿大、出血,甚至造成肛脱,进而生成痔疮。
当我们感受到便意的时候,说明身体已经做好排便的准备,这时候及时去厕所排出粪便,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如果有便意不及时排出,粪便在肠道堆积的时间太久,容易变得坚硬和干燥,会导致排便困难,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金黑鹰主任表示,任何人都应该合理控制自己的如厕时间。有些人在长时间排便之后,突然站起来会出现暂时性黑蒙或晕倒,是因为人在蹲坐时血液会下流,导致脑部供血供氧不足。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蹲厕所时间太长,会有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或猝死的可能。
如厕时间过久或者经常用力排便给人带来的危害,孕产妇更不可能是个例外。金黑鹰主任提醒,孕产妇在如厕时尽量不要深蹲,也更要注意时间观念。产后的女性盆底相对松弛,如果经常长时间蹲厕,首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直肠黏膜松弛,严重的还会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加重漏尿等情况。“女性在生产过程中,盆底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可以适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盆底康复治疗,让肌肉功能及时恢复,对肛肠的健康也有一定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排便反射,每天选择固定的某个时间如厕,让排便更规律。同时,注意均衡饮食,大便不畅的人群可以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以及火龙果、猕猴桃等带籽的水果。还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辛辣食物。如厕时不玩手机或看书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