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线下实体店“7天无理由”退货,新区商家买账吗?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双十一”如火如荼,消费者热情迅速拉高,各大平台促销不断,消费纠纷也是进入高峰期,“7天无理由退货”制度无疑为大家提供了一道坚实保障。退货制度在线上购物中深入人心,如今也成为许多线下商家的“标配”。

近日,南京市线下实体店七天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正式突破1万家。据了解,截至上半年江北新区共有9家商超综合体、9家企业共计907家商户自愿承诺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工作,全年参与承诺商家预计达到1000,今年上半年无理由退货折合金额944.56万元。




记者走访:不影响二次销售,可退换


“双十一”掀起的这波消费热潮中,新区不少商场提前推出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促销覆盖服装、电器、家具、化妆品等各式商品,线下商家“不甘落后”,打折、消费券、满减等诸多福利都摆放在店面显眼位置。


商家推出“双十一”优惠活动

一家品牌服装店店主李女士告诉记者,“我们推出了多种优惠,顾客试穿满意再买单,看得见,摸得着,相比于网购我们更有服务优势。”即使是在实体店选购,也有不少消费者因一时冲动,或是看走了眼,买回并不称心的商品。李女士表示,“在该店购买鞋服类商品后不满意或出现质量问题,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凭小票或电子支付记录可在七日内进行退换,几分钟就可以办好。”

目前线下商品退货主要是“有理由退货”,主要法律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记者了解到,商场中大多服装店都有相应的退换货服务,但是部分特价折扣服装不退不换。陈先生国庆期间在该商场服装店购买了一件外套,“比较喜欢衣服的款式,没有去注意细节,买回去家人看到口袋有瑕疵。

因为有折扣,店家当时表明不退换,就只能算了。”有的商家注明“打折商品不退不换”的提示,甚至部分消费者也默认这条提示。经营者为了促销,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并不等于可以销售瑕疵商品,除非事先告知。而消费者无论是买正价商品还是打折商品,都同样享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三包”服务。


线下无理由退货”,有门槛

保护消费者的购物权益,还需要“无理由退货”的贴心服务。但也并不是所有消费、商品都适用“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首先明确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的行为。记者在采访中也得知,退货商品须在商家承诺的品类范围内,一般在商场的收银处、服务处有相关明示,消费者在购物前需仔细阅读商家公示的商品品种,这样才能“畅快购,放心退”。









商场服务处相关告示

能不能提供好的退货服务是实体店竞争力的表现,越是为消费者权利提供“强保障”,越是能促进商业发展,实现商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

今年以来,江北新区进一步提升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的覆盖面并注重引领企业推出特色承诺,红星美凯龙主营建筑建材,企业商户承诺无理由退货时间从7天延长至30天;热风品牌和国任保险公司推出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承诺,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弘阳家居和金久市场也率先探索建立先行赔付制度,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线下购物纠纷如何维权?


当然,“7日内无理由退货”不能只是口号,只是商家招揽顾客的促销手段,更需要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支持。今年8月,《江苏省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规定》正式公布,相比起之前的自发而为,《规定》明确开展无理由退货的目的依据、范围、原则、承诺内容、商品完好的判定标准、退货程序和要求、监督管理等,让交易更有保障。

作为江北新区第一批响应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的大型商超综合体,美利广场和印象汇采取结对挂钩形式,对零售类店铺全覆盖开展动员劝导,记者了解到,支持无理由退货以来,商场客流量有了不少提升了,消费者不用担心自己冲动消费。去年执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服务后,美利广场购物中心与印象汇投诉总件数均同比下降30%。




商场消费维权服务点

对于参加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的商家,消费者退货时可与经营者或商场服务中心沟通,经营者应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按照承诺的时间,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商品价款。新区市场监管局将对区域内的商户进行动态跟进,并吸纳新加入承诺活动的商家企业,完善更新《无理由退货单位动态名录库》,定期统计无理由退货的起数和金额。




商家在醒目位置标识“无理由退货”

购物时难免遇到消费纠纷,大家又该如何维权?一是通过拨打 12315 热线,由12315指挥中心统一受理之后分流至新区街道市监分局,工作人员按照投诉内容进行调解处理。消费者需要留下投诉方和被投诉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并介绍与经营者协商情况,最重要的是保留相关证据。

高先生告诉记者,他前段时间购买了三千多元的橱柜,其后路过商家时看到海报张贴满减优惠活动(满1000元减100元),商家却未进行优惠,协商无果后,他随即把拍摄的优惠海报照片留存,并拨打12315热线寻求帮助。街道市管分局第一时间和诉求人进行联系处理,高先生第二天便收到商家退款。

当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登录全国 12315 平台反映消费诉求,由消费者自行按照被投诉人实际经营地,选择区域内的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拨打12315后,后续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在12315平台系统中都有记录,工作人员后期还会监督回访……

维权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近。近年来,新区将推进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并且畅通消费维权渠道,网格红色驿站正成为居民身边的“零距离消费维权站”,群众可在“家门口”的驿站投诉举报遇到的消费问题,市监分局可根据群众诉求就近现场调解,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维权。


退货承诺提升竞争力,隐患也需注意


目前,全国多省市都在推行线下无理由退货。从公平原则和改善服务的角度来看,实施线下无理由退货是时代的进步,更符合新零售融合线上线下的大趋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协同发展,线下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覆盖面正在从“同城同店”升级为“异地异店”。

苏宁易购、迪卡侬、三只松鼠、海澜之家……多家品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地区异地异店线下七日无理由退换货”服务承诺企业联盟,让消费者购买这些品牌商品,都可享受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的“升级体验”。

商场综合体带头承诺,达到示范效应,新区线下实体店退货承诺参与商家正不断扩展。但带动众多零售商户跟进也是有不少难点,不少商户担心消费者会钻空子。网购冲击下,无理由退货到底是制约发展的“拦路虎”,还是会引发更多争议和纠纷,不少实体店经营者心生疑虑。

采访中,有化妆品门店经营者告诉记者,“顾客在购买时能进行试用,对产品有一定了解,在购买后很少出现反悔的情况。但遇到有人恶意退货,说一段时间后说皮肤不舒服。我们小本经营,难免会遭受损失。”

店面为了能正常做生意,往往选择息事宁人。文景路一家眼镜店经营者告诉记者,“有位顾客8月份在该店配了副近视眼镜,但戴了一个多月觉得不适应,后来到店重新验光,并要求换副眼镜,眼镜都是量眼定制,顾客购买时也一再确认过,最后只能协调赔付部分。”

不少消费纠纷显示,在交易后的商品已被明显使用过的情形下,个别消费者仍然要求退货。关键还是诚信社会的构建,没有制度支撑的实体店7天无理由退货,商家们疑虑也在所难免。“无理由”退货不是“无条件”退货,以法律或条例的形式来推动规范退换货行为,但也不能滥用,令商家合法权益受损,扰乱市场秩序。







南京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书

我国双循环新格局的发展,目前多省市都在推行线下无理由退货,也是发力供给侧改革、改善服务结构的体现。接下来要推动实体店在内的服务升级,政府引导与制度规范还需不断创新。江北新区也将继续探索创建先行赔付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度,进一步推动承诺工作向服务领域、向源头生产企业、向内外联动整体协同、向乡村延伸,多方向助力打造满意放心的消费环境。
 

新江北报记者 李想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