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低糖电饭煲”与降血糖无关 镇江市消协发布体验调查结果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11月17日讯(通讯员 陈红生  记者  万凌云) 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宣称具有“降糖”“脱糖”的“低糖电饭煲”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与兴趣。 

低糖电饭煲宣传

低糖电饭煲其实是比普通电饭煲多了一层多孔过滤内胆,也就是商家宣称的沥糖釜、蒸笼等。在煮“低糖饭”时,多孔过滤内胆必须搭配使用,蒸煮过程中,水从孔内进入,对米饭进行多次冲刷,再将米汤与大米分离,蒸熟米饭。沥出的米汤会带走大米中的部分糖分,以达到降低米饭中糖分的效果。

提到“低糖电饭煲”,消费者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与血糖相关。实际上,低糖电饭煲是指此类电饭煲通过技术手段,在蒸煮过程中降低米饭中的还原糖,煮出“低糖饭”,与降低人体血糖完全是两个概念。

为掌握低糖电饭煲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低糖饭”对血糖的影响,正确引导消费者,近日镇江市消费者协会进行了体验调查。

选择测试的电饭煲

11月17日,记者从镇江消协了解到,本次调查选择了市面上常见的SUPOR/苏泊尔、oyoung/九阳、Midea/美的、千寿等4款低糖电饭煲。期间,分别由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品牌天猫旗舰店购买。

页面介绍基本清晰,客服介绍存在误导

调查发现,产品页面的宣传介绍中,商家提到的所谓“降糖”实际上是指减少大米中的还原糖含量。

4款低糖电饭煲在产品页面对机器的工作原理介绍清晰,均是以米汤分离,蒸熟米饭的方式,制作“低糖饭”。

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4家客服人员在回答体验员的咨询时均表示,该电饭煲对糖尿病人有用。苏泊尔客服还介绍称,大米在水煮的过程中可以把一部分淀粉溶于米汤中,从而降低米饭升糖水平 。

调查发现,购买过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不一,大多消费者不了解真实功效。在千寿的评价中,有消费者表示电饭煲不好用。而从消费者的咨询中可以看出,大多是关心低糖电饭煲是否真的能降糖,以及效果如何。

此外,工作人员调查时,在淘宝上搜索发现,不少店铺销售的低糖电饭煲在名称上直接用“高血糖专用电饭煲”“降糖”“脱糖”等内容,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检测数据

“低糖饭”与普通米饭,血糖数据差距不大

调查选择了4名体验志愿者,分别食用低糖电饭煲和普通电饭煲煮出的米饭,记录血糖变化情况。

测试分别使用普通电饭煲和调查购买的4款低糖电饭煲,以同样的大米做成米饭。4名体验员分两天食用,每次100g米饭,分别记录餐前血糖、餐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的血糖数值。

根据实测血糖数值和曲线图,可以看出普通米饭和低糖米饭进入人体后,形成的血糖差异并不大,在被人体吸收后转化成了几乎同样多的血糖,更不存在降糖的功效。

从低糖饭分离出的米汤色泽来看,似乎其中含有糖分,但根据实测结果,无论米汤中是否真的有糖,低糖饭对人体血糖并无多少影响。在米饭的形态上,4款低糖电饭煲煮出的低糖饭颗粒都完整;而在口感上,低糖饭相对普通米饭烂、黏,苏泊尔、美的在米饭最下层会有少量米汤,锅底粘黏较多。

检测数据图示

镇江消协提示:科学看待低糖电饭煲功效,理性面对广告宣传

结合本次体验调查的情况,镇江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低糖电饭煲时,注意以下几点:

科学看待低糖电饭煲。使用降糖电饭煲煮出的“低糖饭”可能在某些糖分含量上有所减少,但也不能无节制地食用,而且“低糖饭”对血糖的影响与普通米饭相差无几,更不可能降血糖。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对原材料、零部件及产品的质量控制较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售后服务也相对完善;同时,要在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权益更能得到有效保障。

查看产品的标签和说明,并索要凭证。选购“低糖电饭煲”时要查看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以及是否有“3C”认证、产品使用说明书以及保修卡,并且要向商家索要发票、交易单据等重要凭证并妥善保管。

此外,要理性面对产品广告宣传。购买前不妨多查询产品的抽检、比较试验情况和权威媒体报道,了解清楚并正确理解“低糖电饭煲”的功能效果、网络评价等,切勿只看产品的宣传介绍,凭经验感觉判断。对宣称降糖率高,又没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鉴定报告或证书做支撑的,应慎重购买。

为促进产品提升和行业发展,镇江市消协还建议:

生产厂家应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创新产品;抛开营销噱头,规范宣传方式,杜绝误导不实宣传,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对宣传不实、存在误导的商品及时下架,净化网络市场消费环境。

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市场监测巡检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校对 徐珩

编辑 : 邱妙泉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