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从南博到苏大校园,“画游”明代苏州园林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期播出的央视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中,现藏于南博的《东庄图册》展开画卷,带观众穿越吴门烟云,游东庄,回望苏州园林盛景。沈周所绘《东庄图》册,准确地把握了数百年前“东庄”的园林特色,将幽静淡雅而俊逸灵动的园林精髓,含蓄而有力地表达了出来。而东庄既是沈周之友吴宽的农庄园林,明代最富有名望的园林之一,也是苏州大学校园一景。

“画游东庄”对话古今,

原址就在苏州大学

《诗画中国》以“诗画合璧”的创新形式,通过演绎一幅幅经典绘画作品的创新演绎,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最新一期节目中,带来《清人画胤禛耕织图》册、《竹林拨阮图》页、《黄鹤楼图》轴、《东庄图》册、《湘君湘夫人图》轴、《寒驼残雪图》轴、《天山积雪图》轴七幅传世画作,带领观众感受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品味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

“东庄水木有清辉,地静人闲与世违。”其中,明代著名画家沈周的《东庄图》册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观众在演员李洪涛、曹骏的带领下,穿越吴门烟云,领略园林盛景。明代沈周的《东庄图》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东庄园林的幽静淡雅与俊逸灵动。开卷人李洪涛、曹骏共同入画《东庄图》册,用戏剧表演的形式带领观众“画游东庄”,对话古今。

其实东庄是沈周的好友吴宽的庄园。东庄园林已不复存在,而原址就在今天的苏州大学本部校内。记者了解到,从葑门进,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东南区域,就曾是明代礼部尚书吴宽的私家花园。据明正德《姑苏志》载:“东庄,吴定公父孟融所治也。苏之地多水,葑门之内吴翁之东庄在焉。” 吴宽是明代苏州府长洲县人,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状元,卒后谥“文定”,故称文定公,他还是书法家。

此外,画中所绘的“耕息轩”是古人耕读之所,而如今学子们早已能在大学学府中读书学习。从折桂桥这般小桥流水人家,苏州园林的代表,到500年后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对比与交流中,感受到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移步换景游园林,

文人画里见农耕日常

南京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杨海涛研究员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东庄图》册原为苏州庞增和收藏,1964年捐赠南博。曾在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先后收录《中国美术全集》、《明代山水画集》等书。

沈周是明代杰出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是明中叶画坛上四大艺术家(另三人为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一,人称江南“吴门画派”的班首,在画史上影响深远。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其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

《东庄图》册是中国绘画史上极为珍贵的经典。其纵28.6厘米,横33厘米,对开,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原作有24幅,明末后只存21幅。24幅东庄风物,既有沈周前期小幅山水中的笔精墨工、细润设色,也兼具其后期的游刃有余、不拘小节,以“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其绝,笔法复纵宕”,真正做到了绝大部分文人画求而不得的“平淡天真”,影响了后世包括文徵明《拙政园图》、沈士充《郊园图》等,更是引得董其昌题跋“神游其间,何羡坐镇百城哉”,以表达作为同行后辈的五体投地之情。

中国山水画讲究可居、可游,当年沈周在东庄创作、生活,节目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再现当年田园风光的一番景致。耕读之乐,这也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最值得观赏和品鉴之处在于,它表现了以往画作中表现比较少见的,以农作物为主体。”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列举说,“比如北港是水边的景色,稻畦描绘江南稻田,稻田入画不多,描绘麦山,把自然的山石、树木,湖水和农耕的稻田画出来,可以说独树一帜。作为文人画家,怀有把普通日常农耕生活跟文人歌咏自然的心情结合起来。”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细看图册,圆润的笔触,扎实的笔墨功夫,包括对实景具象的描述,甚至是景点人物生动形态的拿捏,这张画使你的眼睛荡漾,意犹未尽。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小峰则表示,“这件园林题材的绘画,最大价值是把园林和绘画做了非常好的结合。一套册页,很多开,在中国古代古典园林里,有个词叫移步换景,被沈周用一开一开的册页展现出来,相当于他在园林里行走的时候,接触到不同的瞬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编辑 : 邱妙泉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