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翻书越岭,丹桂飘香……苏科外开启第十三年北川爱心行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1月22日,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总校长、伦华教育创始人曹伦华带领师生开启了第十三年的北川爱心之旅。自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苏科外与北川一年一度的相约从未间断,千里真情将温暖传递、将爱意延续。

此次前往北川之前,苏科外小学部的孩子们就已自主策划“翻书越岭”文化助力活动,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将 3200多本书籍寄往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镇小学。与此同时,同学们还和北川的小伙伴们书信成为笔友,交流分享学习心得、生活趣事。

来自江南的问候与情谊当然不止于此,北川之行中,苏科外学子将精心制作的桂花香囊以及甜香扑鼻的桂花蜜送给了当地学子,并向他们介绍桂花背后的故事:“苏州的市花是桂花,苏州吴中区光福镇是远近闻名的‘桂花之乡’。而曹雪芹早年生长在苏州,他笔下《红楼梦》里也常常提及桂花,它可观、可食,亦可调制成化妆用品。希望你们在下一个秋天能来到苏科外,我带你们欣赏学校里的桂花树。”

擂鼓八一中学的同学们也回赠了自己亲手绣的羌绣香囊:“我们每天都有羌绣这门特色课,羌绣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我们北川县被原文化部命名为‘羌绣之乡’。我们在学纳花、撇花、勾花等不同的刺绣技术,下次希望可以绣出桂花寄给你们。”

在热情的交流中,孩子们还萌生出将苏绣和羌绣相结合的奇思妙想。他们想着可以先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来一场云端服装秀,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优秀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实现文化的互融互通。

十三年来,伦华教育带去的不仅是物资,更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加深与北川的教育培训和教学联系,帮助当地教师成长,助力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更广阔的道路。对于很多北川的校长而言,他们通过在苏科外的挂职研修活动,真正把优质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从授人以鱼逐步成为今天的授人以渔。

曹伦华校长在对擂鼓八一中学的全体师生讲座中深情说道:“‘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是曾国藩先生的名言。我想用这句话跟大家一起共勉——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追寻心中的教育之梦,潜下心来继续耕耘,承载起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也是我坚持第十三年来到北川的原因。以后,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他表示,这份力量也许很弱小,但不妨碍苏科外师生将相隔1800多公里的桂花香气带到北川,“让这份教育的坚守,随着桂香留在每个人的心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