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城记 | 一个低调安静的古镇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柴惠琴

富阳龙门,三国吴大帝孙权的后人兜兜转转来到这里繁衍生息,一千多年的岁月更替,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如今,在这个厅堂密布、巷道交错、墙檐相连,老宅之间贯通一体的小镇里行走,每一步都能感受到传统乡村家族血脉相连的形态。

一个低调安静的古镇,也会有很多外乡人慕名而来,或游览,或经营,有的扎下根来,有的匆匆一眼。

我常去的柏木馆,是陈小祥和简丽群合作经营的店铺,售卖木石珠宝,文房雅玩。陈小祥养得一手好菖蒲,他常常说“要像养女儿一样养菖蒲”。山上的老木桩、木头、紫砂盆、陶罐、陶碗都是他养菖蒲的器具。每一件菖蒲小盆景经过主人的精心设计和打理,都是一幅简约的山水小品。这些适合摆在案头的小品,被他陈列在架子上,架子安在一个小小的天井里,天井常年湿润,适合植物生长。

简丽群原籍福建,嫁到富阳环山乡的一个小村庄,环山离龙门很近,和她一起在龙门创业的还有她弟弟一家。这些年,她说进来的客人从一进来问价格,到开始关心她售卖的绿松石、玛瑙的产地,慢慢有变化。和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客人交流,是一件比只谈价格更令人愉快的体验。她和陈小祥经营的产品互为补充,又各自独立。她也讲他们俩一起设计店铺的装修和商品的陈设。像客人进来先关注的点,色调如何搭配,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的学问。去年,柏木馆还约了朋友合作,推出来一款线香“锁春香”,借用了孙权之妹孙尚香的故事,也将龙门的山水意境融合在香料的选择里。售卖商品的同时,做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事,再有三五好友偶尔来店里喝茶,买卖就做得很有人情味。

赵冬梅的三分书舍也是相似的经营模式。民宿到今年已经四年多。这几年,川妹子赵冬梅和她的“大麦哥”,在民宿的小耕地里种菜,和客人一起裹粽子,摘树上的青梅浸酒,带客人逛龙门老街,书舍里还有一块小黑板给客人涂鸦、留言,每周四还有一场固定的读书会。沉浸式的生活,是民宿的追求,而生活的舒适感,自然让人向往。赵冬梅也带客人前往古镇上的1826照相馆。1826摄影博物馆藏在古镇建于明末的世德堂中,用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产生的时间1826年为名致敬摄影,汇集李长江馆长师徒三代百年珍藏的两千五百多件藏品,是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研究生的研习基地,同时也分享摄影科学、影像艺术。赵冬梅带客人采集了一路上遇见的植物,一根枫杨树的枝条,一片金线蕨的叶子,几朵野花,几棵野草。这些都可以用来做李长江湿法摄影“蓝魔法”的材料。再加上阳光、空气、水和药剂,一件独一无二的影像作品就出现在本色棉麻布料上。主人和客人都玩得很开心。

而最受龙门人尊敬的外乡人一定是“种树”的江苏沭阳人郑永凯,这位随着“三国树”来到龙门的老人,用十年的时间照顾他带来的这棵树,也和龙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今年五月,他和妻子返乡时,村里人敲锣打鼓,依依不舍送别这位“最美龙门人”。

夏初,龙门溪边的枇杷树上的果实渐次成熟,给古老的龙门添了一抹亮色,乡村的风景就是这样,随着岁月更替,随时更新。就像龙门,无数的外乡人在龙门进进出出,他们行走在街巷里,或者选了一幢老屋,入住、经营,也生活。于是,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外乡人和孙氏族裔在同一方山水的滋养下,一起书写当下的生活史。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 : 王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