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非遗文化进校园 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苏绣大师手工坊活动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日前,西交利物浦大学博物馆举办苏绣手工坊活动,邀请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清华美院纤维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梁雪芳老师,为西浦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苏绣艺术的文化大餐。梁老师在现场进行苏绣针法教学,并介绍了苏绣的创新和发展,让西浦师生感受到了苏绣工艺的独特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梁雪芳(下图右)师承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先生。她经常观察莲芽、莲叶、莲花、莲蓬、莲梗们的变化,感悟生命的轮回,基于此,她完成了名为“尔若盛开”的系列刺绣代表作品,该系列的作品之一曾在2014年获得“从洛桑到北京”第八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在手工坊活动现场,梁雪芳将“尔若盛开”的其中一幅作品捐赠给西交利物浦大学博物馆,博物馆馆长徐欣老师(下图左)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

在随后的苏绣主题手工坊活动中,梁雪芳首先从考古研究的角度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刺绣的由来和她对于苏绣的感悟。50年的刺绣生活历练使她对苏绣有了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她表示:“刺绣就是生活,刺绣就是青春,刺绣的一针一线就是一呼一吸。生命,呼吸与吐纳,是一场回归自然的修行。”

除了老师顾文霞先生之外,梁雪芳还介绍了她苏绣道路上另外两位重要的老师。一位是她的母亲马惠云女士,马惠云做到老、学到老,至今虽年逾八旬,仍戴着老花眼镜沉浸在自己的刺绣生活里;另一位老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的导师林乐成教授。

梁雪芳强调,真正的艺术作品就是作者呈现的那一颗心。“刺绣是指尖与心间体验种种快乐变化的过程,手作的东西,它是有温度的,与人的生命本体是连着的,谁收藏了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绣物,也就是收藏了那个绣者的那一段美好的青春。”

在教学环节,梁雪芳和助理陈晓春为大家讲授苏绣的基本技法,许多师生围住梁雪芳老师提问交流、合影留念,希望能够对苏绣有更深入的了解。

徐欣老师表示:“非常感谢梁雪芳老师捐赠的刺绣代表作,以及在活动上的分享,让更多师生了解、喜爱并传承中国的特色传统文化。期待更多的西浦学子能悉心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未来向世界传达这份如诗如画般的智慧与魅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赵亭婷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