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发现,在爱情当中拥有承诺,就意味着拥有保证,拥有保证就意味着这段感情能够给人足够的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给人安全感是需要有承诺加行动的,并且能做到结果和承诺一致。这也是为什么当郑恺每次给出承诺,都能给人安全感的原因了。”
承诺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分析来看,如果我们做出了承诺表态,我们就会受到自我和外界的两重约束。我们希望自己的承诺和最终的行为结果一致,所以我们会努力让自己的行为结果朝着承诺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违背了承诺,就会让我们有一种失信于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冲击到我们的内心,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丧失自信心,甚至在外界的压力下,会让自己感到焦虑,惶恐不安。
韩宁表示,在婚姻中,结婚仪式就是典型的承诺之意,是彼此给对方一种安全感的表达方式。这种安全感需要长期共同去维护,需要双方和当初的承诺保持一致。
在恋爱当中也是如此,你的承诺和你最终的言行结果,如果始终能保持一致的话,那么在恋爱当中,你一定能获得对方很高的评价,对方认为你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恋爱成功率会大很多。
合理承诺,否则会触发“0分法则”
郑恺这种“宠妻模式”,大概也给许多人提供了一种参照模式,韩宁表示,或许不少人感觉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这是一把双刃剑。当你不停地承诺,不停地兑现承诺,你以为你会收获爱情,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哦。
这里要说到心理学中的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也就是说,当你每次都能够做到承诺,并兑现承诺的时候,对方就希望你永久保持这种状态,并且会对你提出来的要求越来越多,也希望你能够越来越多的做出承诺,而这些承诺有时会超出你的能力范围。当你不能再做承诺的时候,对方就会认为你变了。这会触发心理学中的“0分法则”,也叫烂瓜子效应,指对一个人的印象。平时我们虽然只有1%的态度不好,但对于与我们交往的人来说,这1%不良态度却等于100%的不良态度,从而形成坏的印象。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利用承诺法则呢?韩宁也给出建议:
第一,我们要在大事上做出承诺,而不是事事承诺。
第二,我们要对自己的承诺给出奖惩措施,以保证自己的承诺具有约束性。
第三,我们需要让自己的承诺,通过纸笔写下来的方式来强化我们的承诺意识。因为写下承诺的过程会内化压力,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强的期待。
第四,如果能公开自己的承诺,就尽量让自己的承诺公开。因为公开的承诺要比私下的承诺力量更大,这也是外部力量的监督。
最后,我们给自己的承诺找一个评判者或者一个评判标准,这是因为有承诺裁判的人比没有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高约70%。其实,完美的伴侣重承诺,但也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编辑 : 王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