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江苏高校这些科研成果,入选“十大科技进展”!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日,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中国科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发布了“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和“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共有20项智能制造科技成果入选。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大学有1项成果入选“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苏州大学有2项成果入选“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此次南大入选的项目为智能物资盘点机器人。这个能迅速识别出摆错位置的图书的机器人,靠射频识别感知等技术可以每小时识别2万多本书,让图书馆里的人们不再为找不到书而头疼。

盘点机器人由南京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力军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江苏图客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设计与研发,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解决了全球大规模物资盘不动、盘不准、盘不快的痛点问题。

据介绍,“智能物资盘点机器人”融合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项交叉学科技术,攻克了开放复杂场景下机器人导航、海量密集场景下批量物资识别、移动扫描场景下精准物资定位和动态多任务场景下机器人群智协同等多项关键技术挑战,盘点效率超过20000件/小时,盘点精度高达99%,性能指标国际领先。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2020年度中国好技术、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特等奖等荣誉。目前,该盘点机器人已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广泛应用,涉及仓储物流、电力物资、服饰鞋履、图书馆、档案馆等诸多领域,为全球大规模物资盘点历史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苏州大学入围“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的两项成果分别为“微纳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及“基于数字化三维光刻的微纳智能制造与应用”。据介绍,“微纳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由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教授带领团队完成,该成果突破微观尺度下精准操控的难题,为微纳制造与生命科学提供支持。“基于数字化三维光刻的微纳智能制造与应用”由苏州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林森研究员带领团队完成,该成果实现了米级幅面微纳结构的高效与高精度兼容性制造。

据悉,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是由国际智能制造联盟(ICIM)(筹)、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IMAC)联合发布,旨在聚焦智能制造领域最新思想和成果,以创新型、引领性、产业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预期和知识产权等多项指标为遴选标准,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突破与产业应用,共享全球智能制造科技成果。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学术委员会和联合体15家全国一级学会,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层层遴选,发布10项前沿科技成果。“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入选企业包括中铁装备、亚马逊、西门子、思科、NVIDIA等世界500强企业。

见习记者 兰倩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